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水扁入聯受挫加緊備戰 圖“以武謀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6 14:40:44  


陳水扁做賊心虛,便竭力采取種種方法和伎倆,以解放軍爲“假想敵”大力加强“戰備”,妄圖實現“以武謀獨”。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陳水扁提出“入聯公投”後,遭到美國和大陸的堅决反對與嚴厲警告以及國際社會的譴責。香港大公報6日刊登資深台灣問題評論員海洋的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做賊心虛,便竭力采取種種方法和伎倆,以解放軍爲“假想敵”大力加强“戰備”,妄圖實現“以武謀獨”,其主要做法和特點有六。
  
  如下是該文所列六個方面:
  
  一、陳水扁大肆渲染“大陸軍事威脅論”,爲“入聯公投”、“以武謀獨”制造理論和事實依據。
  
  最近,陳水扁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大肆渲染“大陸軍事威脅論”。陳水扁還自我壯膽地宣稱,“倘若台海之間有事,只要不是台灣這方挑起,美國與日本對台海任何的戰端一定會給予關注,特別美國一定會依照‘台灣關系法’來協防台灣。”
  
  陳水扁之所以大肆渲染“大陸軍事威脅”,其目的:一是說給台灣民衆聽,讓他們“恨大陸”;二是說給美國聽,以博取國際同情;三是制造兩岸軍事對峙,爲自己搞“以武謀獨”制造理論和事實依據。
  
  二、陳水扁要台軍“爲台灣而戰”,妄圖讓“台獨”思想理論在官兵頭腦中扎根。
  
  陳水扁爲了配合“入聯公投”,進一步提出了台軍“爲誰而戰”、“爲何而戰”的“台獨”思想理念。7月6日,陳水扁首度公開宣稱,官兵應清楚認識是“爲台灣的國家生存與發展而戰、爲台灣的自由民主而戰、爲台灣的百姓安全福祉而戰”。8月21日,台軍系報紙《青年日報》緊跟陳水扁的步伐進一步概括爲“爲台灣而戰”,見諸報端,以此作爲台軍“軍魂”,從而在台軍中再次掀起了“以武謀獨”的惡浪。
  
  這次台軍高層緊步陳水扁後塵,大肆宣稱“爲台灣而戰”的思想理念,妄圖使其在官兵頭腦中扎根,但有軍系“立委”認爲,修改此精神標語非常荒謬。
  
  三、台空軍三大主力戰機集體亮相,以圖展現戰機“震撼力”。
  
  8月30日,台空軍三大主力戰機F-16、幻影2000、IDF共5架接連進駐台北松山基地,准備在9月2日“空軍節”舉行慶祝演練活動,集體在台北上空亮相,大“秀”一場,讓民衆“充分感受到戰鬥機帶來的震撼力”,這是台當局16年來首次安排所有型號主力戰機集體亮相,可謂挖空心思耍奸計!
  
  同時,在地面還進行了各種武器裝備展示,主要是福克-50教練機、比奇-1900運輸機等戰機,以及“愛國者”防空導彈,“鷹”式防空導彈、“麻雀”空空導彈等進行展示。
  
  9月2日,經過台空軍精心安排,進行了空中分列式操演,F-16、幻影2000、IDF等主力戰機以及AT-3教練機編隊,以300英尺的低空通過台北上空,陳水扁親赴觀禮,還對民衆開放了台北松山基地前去參觀。
  
  台軍此次大張旗鼓地進行慶祝活動,一是想宣揚“忠勇軍風”,統一官兵思想,激勵軍心和士氣;二是吸引民衆對防務的關心;三是通過空中表演和地面展示,向外界表明台軍具有保衛“台獨”的能力和决心。其實,戰機的“震撼力”難安軍心民心。
  
  此外,8月27日夜間,台軍還首次進行了幻影2000戰機夜間緊急起飛和攔截演練,企求提升戰機夜間作戰能力。
  
  四、台軍地面作戰部隊演練都市巷戰,模擬所謂“解放軍侵台,地面聯隊殲滅入侵部隊”。
  
  8月27日和28日,台陸軍模擬解放軍突襲和圍殲演練,假想“桃園基地被解放軍突擊隊滲透、破壞,幷准備空降台灣”,台陸軍以陸航直升機、“複仇者”防空導彈、裝甲車等各型武器反擊,演習結果爲“解放軍突擊隊最終被消滅”。除了安排實兵演練外,台陸軍28日還展示了包括M60A3主戰坦克、M109A2自行火炮、CM21裝甲車等在內的各種裝備,尤其是工兵M3架橋車與M56發烟車以及各式核生化偵消裝備等均爲首度展示。
  
  此外,台陸軍“神龍小組”還舉行了空中跳傘演練。在今年的“雙十節”,陳水扁還要搞“雙十閱兵”,“讓全民驗收台軍戰備整備的成果”。在當局大肆宣傳“入聯公投”時,“相信台軍能够保障台灣免受外力侵犯”。
  
  五、扁當局和台軍動用各種監控手段和方法,緊盯解放軍動向。
  
  爲了摸清解放軍的動向,扁當局和軍方調集各種力量實施“全方位監控”,包括“軍情局”、“國安局”等台灣六大情報機構都行動起來。目前,台“軍情局”下屬在島內及外島有4座電子監控中心,同時還有30多個地面通訊情報監聽站,可以收聽解放軍動向。據說,台監聽站可以掌握距台灣300公里以內的大陸電子通訊情報。同時,衛星照片和間諜活動也是台軍重要的情報來源。
  
  六、台軍“深挖洞”忙著搞戰備,重要裝備全藏地下,以保存作戰實力。
  
  台軍爲增强抗打擊能力,其軍事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正向地下化方向發展,企求建造堅不可破的地下防禦體系。特別是由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台島無戰略縱深可言,因而台軍十分重視戰力的保存和指揮系統的完整。爲此,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不斷完善,台軍在沿海地區建有要塞30多處,要點陣地50多處,營以上指揮所全部地下化,地面部分鋼筋混凝土厚達1米以上,防護層達4至10米,有的坑道深入地下100多米。
  
  近年來,台軍本著“保存戰力于地下,發揚火力于地上”的戰場建設原則,將各種重要裝備,諸如飛機、導彈、坦克等盡可能部署于堅固的地下隱蔽工事中。台空軍爲了防止遭到導彈、轟炸機的打擊,近期將已有的東部地下設施擴大規模,將戰機大部分都置于地下。目前,台軍戰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嘉義等地機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