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蘇軍銅像已遷入軍人公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1 05:27:54  


  中評社溫哥華4月30日電/ 在愛沙尼亞引發爭議的前蘇軍士兵銅像已經被遷到首都塔林的軍人公墓。愛沙尼亞國防部發言人說,這座被遷移的銅像已即刻向公眾開放。愛沙尼亞當局說,他們已在蘇聯紅軍紀念碑原址發現了12具蘇軍士兵的遺骨。愛沙尼亞當局希望,迅速遷移這座銅像將會有助於緩解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係。 

  蘇軍紀念碑 

  據BBC報道,拆遷位於塔林市中心的蘇聯紅軍紀念碑,引發了為期兩天的騷亂,衝突導致1名俄羅斯人死亡,153人受傷,800百多人被警方拘留。早些時候,愛沙尼亞對於200名俄羅斯青年人繼續在莫斯科使館外示威向俄羅斯當局提出了正式抗議。愛沙尼亞總統伊爾韋斯形容說,這些俄羅斯青年的示威是一種"心理恐怖"行為。 

  伊爾韋斯總統說,由於憤怒的俄羅斯青年聚在使館外面不肯散去,有20名愛沙尼亞公民被困在使館建築物內。愛沙尼亞外交部譴責俄羅斯違反維也納外交公約,聲明指責莫斯科示威者向使館建築投擲石塊和顏料。目前,一個俄羅斯議會代表團正在塔林與愛沙尼亞方面協商結束危機的方法。 

  戰士銅像 

  蘇軍解放塔林紀念碑建於1947年7月22日,地點位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中心的托尼斯馬吉三角形小丘上。紀念碑主體為蘇軍戰士銅像,紀念碑基座下安葬著蘇聯紅軍在1944年秋天解放德國法西斯控制的塔林時犧牲的紅軍戰士。愛沙尼亞在二戰期間支持納粹德國,1944年被蘇聯紅軍再次佔領。不少愛沙尼亞人認為蘇聯紅軍是侵略軍和佔領軍,因此反對繼續保留紀念碑。不過,愛沙尼亞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俄羅斯裔,他們則反對拆除紀念碑,認為這是蘇軍戰勝納粹法西斯的象徵。 

  1918:愛沙尼亞從沙俄獨立﹔ 
  1940:蘇德秘約瓜分波蘭和波羅的海時被蘇聯吞併﹔ 
  1941-44: 被德國佔領﹔ 
  1944:蘇聯重佔愛沙尼亞﹔
  1991:蘇聯解體﹔愛沙尼亞再次贏得獨立﹔
  1994:俄國駐軍完全撤離﹔
  2004:愛沙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和歐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