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美國忽視軟實力 成就了中國和平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2 11:22:50  


在整個亞洲和第三世界裏,中國語言和文化研究躍升為最受歡迎的學科。圖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孔子學院的孔子銅像揭幕。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當白宮把外交政策的注意力聚焦在伊拉克時,世界其他地區並沒有“原地踏步”。中國正在利用“軟實力”擴展其影響力。這是美國曾經嫻熟地使用過、但現在卻未能好好利用的方法。

  這一術語是十多年前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創造的。一本名叫《魅力攻勢:中國的軟實力是如何改變世界的》的書考察了北京越來越善于利用的外交、貿易激勵政策、文化和教育交流等技巧,以此來塑造一個仁慈的全球領導者的形象。 

  美國費城《問詢者報》報道稱,該書的作者、亞洲問題專家約書亞.科蘭茲克稱,美國幾乎沒有注意到中國的戰略。北京正在用一種微妙的方法拉攏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目的是打消人們對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擔憂。科蘭茲克還說:“中國想向世界表明,它能夠成為一個大國,或許最終會成為一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國家。” 

  上周在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的演講中,科蘭茲克解釋了中國為什麼更多地依賴軟實力,而不是硬實力。20世紀90年代,很多亞洲人因擔心中國在臺灣和有爭議的島嶼問題上進行軍事冒險而變得緊張。 

  中國領導人認識到這種形象對中國是有害的。由于經濟增長,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源,他們也想在亞洲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看到,如果能降低其他國家的擔心,那麼中國就能獲益。”科蘭茲克說。 

  于是,中國人擴大了民間外交,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和平使團”,培訓外交官說當地語言和上當地電視節目。有數以萬計的外國學生到中國留學,在整個亞洲和第三世界裏,中國語言和文化研究躍升為最受歡迎的學科。 

  中國大力援助第三世界國家,包括很多與美國關係不和但從資源角度來說對中國有好處的國家,如委內瑞拉、蘇丹和伊朗。它利用貿易和援助同貧窮而無足輕重的國家發展友誼。 

  中國利用了美國軟實力衰落這一機會。這一衰落始于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時,美國官員被認為對亞洲所遭受的痛苦充滿冷漠。當縮減美國信息服務和文化中心的數量時,我們的軟實力遭到了進一步的侵蝕。然後便是伊拉克戰爭。 

  《魅力攻勢》一書所引起的最大不安是它所點明的更嚴重的問題。美國不再利用其最大的優勢了,如領導民主國家。正如科蘭茲克所講,我們的外交全部專注于伊拉克和不顧其他國家關切的反恐戰爭上了。當中國出席亞洲的每一個地區組織會議和促進多國組織發展時,我們的高級官員卻缺席了很多類似的會議。 

  就行使軟實力來說,美國應該從中國的教科書中學習,培養更多的能說當地語言的外交官,派他們更多地到所說語言的國家去實地考察。 

  請想像一下這樣一幅景象:軟實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些喜歡你的國家想成為你的盟友,那些不喜歡你的國家則會被日漸重要的競爭對手(如中國)吸引過去。 

  “如果美國不行使軟實力,那麼其他國家就會走開,另尋他處,對嗎?”外交政策研究所主席哈維.西奇曼問道。答案很確定:“是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