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銳戰機因故障接連停飛 日領空“國門敞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6 11:07:01  


日本航空自衛隊F-2戰鬥機三機編隊。(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青年參考》報道,“日本已陷入‘國門敞開’的境地!”這是法新社在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又一起飛行事故時用的標題。1月21日,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F-2戰鬥機在從三澤基地起飛後,飛行員突然發現操縱杆失靈,被迫緊急降落,爲此日本防衛省宣布所有74架同型飛機停飛。去年11月,因美國空軍一架F-15戰機突然空中解體,日本宣布停飛其F-15J戰鬥機,此次事故又導致F-2全部停飛,日本航空自衛隊手里只剩下100餘架陳舊的F-4EJ戰鬥機執行防空任務,日本列島的“空中國門”已處于敞開狀態。
  
  日本天空上演“空城計”
  
  21日上午9時,這架戰鬥機從三澤基地起飛,前往外海上空訓練。在9時20分左右,飛行員突然感到固定操縱杆有些异樣,因爲該機的操縱杆是非常精密的感應式設計,飛行員稍用力調整,飛機就能變換飛行姿態和速度,而今天他却覺得駕駛飛機十分困難。飛行員急忙通過無綫電向地面報告情况,然後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在輔助駕駛系統的配合下,將飛機迫降回三澤基地。當地勤人員上機勘察後才發現,操縱杆的金屬零配件發生破裂,把手脫落,要不是機載輔助駕駛系統和電氣系統工作正常,難免會機毀人亡。
  
  這次事故從表面上看只是一起普通的飛行故障,然而對精密複雜的現代化戰鬥機而言,即便是一起偶然事故也意味著該型號飛機的安全性出現了巨大問題。考慮到21日暴露的問題,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不得不宣布:“F-2支援戰鬥機在安全問題未被排除前,全部進入AOG狀態。”所謂“AOG”,是美國空軍“飛機停飛”指令的縮寫,航空自衛隊一旦收到AOG指令,就意味著當前工作轉入緊急狀態,所有資源全部調動爲AOG指令服務,幷要不惜代價在最短時間內解除飛機AOG狀態。目前,日本還有150多架F-15J戰鬥機處于“AOG”狀態,看來日本的天空在很長時間里要唱“空城計”了。
  
  美日分別生産戰機兩翼
  
  日本戰鬥機研發曾有著頗輝煌的過去,“零”式戰鬥機一度橫行亞太天空。戰後,日本除了進口美國最先進的F-15戰鬥機充當防空主力外,還堅持自行研制新一代空中支援戰鬥機,以提升軍用航空産業。但美國却不願日本在戰機研制方面“太出頭”,于是向日方施加壓力,要求共同開發。無奈之下,1988年,日本最終同意在美制F-16戰鬥機基礎上,雙方聯合研制新一代F-2支援戰鬥機。
  
  由于有F-16作爲藍本,F-2的研制進度很快,1991年就完成所有細節設計,1996年便開始批量生産,這在新戰機研制曆史上算得上“超快速度”。客觀而言,對這樣一種性能定位在第三代的戰鬥機,如此短的開發時間必然會缺失幾個必要的研制環節:首先,樣機制造出來後沒有進行完整的靜力試驗(即將負載加在樣機結構上,使其發生根本性損壞爲止,以測試飛機的强度極限)。其次,F-2在試飛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現氣動布局方面的問題,也沒有根據試飛結果對飛機的氣動構造進行修改。
  
  造成這種怪現狀的原因是美國不僅向日本提供了完整的F-16細節圖紙,還大量參與了F-2的設計和制造工作。這倒不是美國人熱心,而是防止日本人在F-2項目上學到美國的航空技術和研發經驗。美方强迫日本盡可能沿用F-16的設計,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F-2的兩個主翼分別在日本三菱重工和美國洛·馬公司生産,一架飛機兩個主翼竟然在太平洋兩岸制造,可謂絕無僅有。
  
  事實上,日本到現在也沒完全弄懂F-2身上所有的設計秘密,像去年10月31日發生的F-2起飛時墜毀事故中,日本還邀請了洛·馬公司的專家會診,才將故障原因鎖定在配綫失誤上。此外,每架F-2造價高達120億日元(約合1.007億美元),堪稱最昂貴的戰鬥機(注:2007年5月,美國第四代戰機F-22服役後,以1.2億美元的單價刷新紀錄)。這也難怪日本對此等“國産戰機”已是意興索然,日本防衛廳在2005年宣布在采購了75架F-2後便停止采購,而原來的采購數量爲130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