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種族成為美難愈的傷口 黑人總統或“夭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7 17:30:06  


種族問題會否成為奧巴馬邁向美國總統之路的絆腳石?(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在被認爲是民主體制“相當完善”的美國社會,“種族”這個詞卻像一個很難痊愈的傷口,每每在關鍵時刻暴露出它的脆弱。當歷史走到美國最接近於產生一名黑人總統的今天,又是這個問題冷不丁地冒出來,給了一路高歌猛進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奧巴馬以重重的一擊。

  環球時報刊載分析文章說,近來奧巴馬的“精神導師”賴特的種族言論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並將奧巴馬拖入種族討論的漩渦中。這場大討論的直接結果就是:一些原先跨越種族擁護奧巴馬的選民轉而開始對奧巴馬的膚色產生戒心,使得奧巴馬的支持率在過去幾個月來首次落後於希拉里。美國社會是否可以真正接受一名黑人總統,再次成爲一個需要討論的話題。

“導師”的種族言論震驚美國

  最近十來天,美國電視台和互聯網上反複播放著被奧巴馬公開稱爲“精神導師”的賴特牧師關於種族問題的一些激烈言論。比如,對於“9•11”事件,賴特說,“我們轟炸了廣島,我們轟炸了長崎,我們的原子彈炸死的人遠遠超過紐約和五角大樓的幾千人,我們從來沒有眨一下眼睛。我們支持國家恐怖主義來對付巴勒斯坦人和南非黑人,而現在我們却義憤填膺了,因我們在海外所做的一切現在返回到我們自己的前院。美國正得到報應”。他還說黑人應該譴責美國:“還想讓我們高唱《上帝保佑美國》?不,不,不。不是《上帝保佑美國》,是《上帝譴責美國》!”
  
  這位牧師一直是奧巴馬競選的堅决擁護者,他在2007年的聖誕布道中還直接用種族問題攻擊奧巴馬的對手希拉里,他說:“希拉里生活在由富裕的白人所控制的一個國家和一種文化中,奧巴馬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希拉里卻從未了解它,希拉里也從未被人叫過黑鬼。”
  
  賴特對種族問題的激烈態度,讓許多美國人、尤其白人選民立刻聯想到,奧巴馬是否也做同樣想,還是如他自己所聲稱的,可以超越“黑白”的界綫。賴特牧師所在的教堂在黑人信徒中擁有很大影響力,20年來,奧巴馬一直參加這個教堂的活動,他的婚禮、兩個女兒的洗禮都是由賴特牧師主持的。
  
  針對外界的懷疑,奧巴馬3月18日發表公開演講,表示反對賴特牧師的這些言論,但也稱“不會拋棄他”。奧巴馬說,“我絕對譴責任何貶低我們偉大國家,或是想把我們從我們的盟友中分化出來的言論,我也相信那些個別人發表的言論在我們的公衆中沒有市場。”但奧巴馬接著又表示,“盡管他可能不够完美,但他曾像我的家人一樣。他加深了我的信仰,主持了我的婚禮,爲我的孩子行洗禮。我無法脫離他,就像無法脫離我的黑人社區一樣,就像無法脫離我的白人外祖母一樣”。
 
奧巴馬付出政治代價
  
  文章指出,種族問題是美國政治中非常敏感的話題,沒人敢隨便走這根鋼絲綫。奧巴馬此次公開回應實屬無奈,雖有人爲他的勇氣叫好,比如《時代》雜誌把他的演講和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相提並論,但從實際效果看,他並不是贏家。
  
  許多篤信基督教的美國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認爲奧巴馬爲了拉白人選票,否定自己多年的“精神導師”,是一種投機行爲。這使得他們感覺奧巴馬不是一個誠實的人。美國基督教聯合會也發表聲明說:“決不會允許任何人破壞或摧毀我們的任何傳教者的聲譽,來服務於自己狹隘的政治或意識形態的目的。”
  
  持政治保守態度的媒體更是抓住奧巴馬的言論挑刺。據3月23日《紐約時報》報道,福克斯電視台反復播出奧巴馬演講中的一句話“我的外祖母在街上遇見黑人都會感到緊張,因爲她是一個典型的白人”,認爲奧巴馬用“典型的白人”這種詞匯,表現了他對白人的敵意。《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員羅•凱斯勒則認爲,“顯然,除非奧巴馬至少贊成他的一些觀點,尋求他的建議,否則他不會選擇賴特牧師的教堂”。

  奧巴馬爲他的言論付出了代價。根據蓋洛普3月20日的最新民意調查,希拉里以49%的支持率領先奧巴馬7個百分點,這是2月初以來,希拉里對奧巴馬取得的最大優勢。就連穩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麥凱恩,也沒有隔岸觀火,而是四處散發賴特牧師的言論資料,以擴大對奧巴馬的不利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美國總統大選 初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