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美國海上新戰略:繼續走强權路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1 17:04:38  


 
  記者:在07版戰略中,認爲美國海上力量爲完成自己的關鍵任務需要提高六種核心能力,即前沿存在、威懾、海上控制、力量投送、海上安全和人道主義援助。將“海上安全”和“人道主義援助”列爲與“前沿存在”、“威懾”等能力幷列的兩項核心能力,美國用意何在?

  李:提到人道主義援助,人們首先會想到2005年初發生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海嘯大救援。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國際救援行動中,軍方迅速成爲美國實施救援行動的主角,其海空軍成爲整個救援行動的主力。短短10天時間,先後有24艘美國軍艦駛抵受灾國海域,其中包括“林肯”號航空母艦和“好人理查德”號兩栖攻擊艦。後來美國還調集了停泊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港的“仁慈”號醫院船,該船的滿載排水量高達69 360噸,配備有1 207名醫務人員,設有1000張病床,可同時收治1000名傷員。

  在灾區參與救援行動的美軍官兵總數多達15 000人,其中絕大部分在艦艇上工作,另外14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被分配在陸地上工作,這些人員中還包括美軍最精銳的“海豹”突擊隊。他們與穆斯林國家軍人在一起幷肩行動,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事後有分析認爲,美國已經把此次人道主義援助演變爲一場政治投資,幷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政治收益”。通過救援,美國修補了與印尼等穆斯林國家的關系,改變了美國人在穆斯林民衆中支離破碎的形象,擴大了美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2006年,美國海軍再次派出“仁慈”號醫院船,重返印尼亞齊,執行部署任務,這無疑是這次“政治收益”的延續。

  在海上安全方面,美國人同樣不遺餘力,積極展開行動。發生在2007年10月28日的兩起打擊索馬里海盜事件是美國海軍在海上安全方面有所作爲的强力證明,幷爲美軍建立非洲司令部增加了籌碼。當時,在非洲東部索馬里附近的國際水域,一艘運送化學品的日本船只遭到海盜的劫持,美國海軍“波特”號驅逐艦在收到日本船只的求救信號後,迅速趕至現場,幷用25毫米艦炮擊沉了兩艘拖在日本船只後面的海盜船。同時,在該地區不同海域,美國海軍“威廉姆斯”號驅逐艦幫助朝鮮重新奪回了一艘被劫持的船只,其中一名海盜在沖突中喪生,數名朝鮮船員受傷,而且美國海軍人員登上了朝鮮船只對受傷的朝鮮船員進行了治療。事後,美國海軍應索馬里政府要求,派遣驅逐艦護送上述商船穿過索馬里海域。

  07版海上戰略中不失時機地提出擴充“海上安全”和“人道主義援助”兩項核心能力,實際上是爲美國海上力量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增强軟實力,企圖打著救世主的名義,不費一槍一炮,輕輕松松地將政治和軍事影響滲透到想要控制的關鍵地區。

  目前,美國海上艦隊結構和實力尚不足以滿足實施“海上安全”和“人道主義援助”的需要。盡管美國現役11艘航母、78艘兩栖艦艇和包括“仁慈”號、“舒適”號兩艘醫院船在內的近百艘軍輔船均可實施“人道主義援助”,但遠遠不能應付突發事件的需要。此外,美國海軍現有驅護艦、小型水面作戰艦艇以及海岸警衛隊全部巡邏兵力在保障“海上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小的空白,因此美國海岸警衛隊正在大力建造國家安全艦。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您如何評價美國07版海上戰略?

  李:美國新版海上戰略出台後,各方評論不斷,褒貶不一。有人認爲是“了不起的成就”,有的則認爲新戰略有“新瓶裝舊酒”之嫌,而且回避了“商業船隊”、“工業基地”等許多難題,但無論如何,它必然會對美國海上力量的戰略調整、裝備發展、海上行動以及地區穩定産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若用一句話來評價07版海上戰略的實質,只能確是“以合作之名謀强權之實”罷了。(來源:《兵器知識》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