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麥開打經濟戰 美大選將成金融監管分水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7 09:47:50  


奧巴馬將美國金融危機歸咎於布什的經濟政策,圖為他周一在科羅拉州演說。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華府今年相繼出手救貝爾斯登、接管地區銀行IndyMac及“兩房”,然而仍無法阻止金融危機擴散。雷曼破產觸發的金融海嘯,更令不少美國民眾對自由市場失去信心,加強監管之聲此起彼落。分析家預期,無論是麥凱恩還是奧巴馬上台,華府都會加強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有論者甚至形容,2008年大選可能一如1980年大選,在政治上成為重要分水嶺,但其經濟含意卻恰恰相反。

  明報報道,共和黨一向信奉小政府,現任總統布什更一直反對監管,但隨著美國民眾對經濟失去信心,小政府論調似乎不再受落。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貝利(Martin Baily)說﹕“不少人對自由貿易、全球化及放寬管制產生懷疑,民情正傾向要求政府擔當更積極的角色。”

  麥凱恩誓改革金融制度

  針對一連串金融危機,奧巴馬麥凱恩早就強調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及擴大政府的角色。分析家加拉格爾(Tom Gallagher)指出,列根1980年勝出上台,標誌放鬆管制時代(deregulation)的開始;2008年則可能是政府收緊監管時代的開始。主張小政府的專家尼斯卡寧(William Niskanen)亦預言﹕“我們將看到更多規管及政府干預。”

  雷曼破產後,奧麥均表示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麥凱恩經濟顧問菲奧里納(Carly Fiorina)便稱,麥凱恩上台百日內便會覑手改革金融機構監管制度,還聲言麥凱恩不會像布殊時代一樣讓金融機構“無王管”。麥凱恩雖主張延長布殊減稅法案的有效期,又提出向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士或家庭提供稅務寬減,但在經濟保守派眼中,麥凱恩本來就不是“大市場小政府”原則的信奉者。麥凱恩一向偏離黨主流,自稱是“老羅斯福共和黨人”,意即雖是保守派,但當市場失效未能自動調節時,政府亦有必要行動。

  奧巴馬倡插手分配財富

  奧巴馬一直主張增加政府開支來刺激經濟,加強基建創造就業。他曾明言其經濟政策主要回應兩項挑戰,一是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二是美國“贏家全取”的經濟遊戲規則令富者愈富。他相信政府有必要插手分配財富,令社會公平。在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政府便擔當了重要角色。他主張增加勞工保障,包括要求僱主向僱員提供醫保,並加強政府在教育及醫療的投資;其能源政策亦加重政府角色,計劃未來10年撥款1500億美元研究再生能源。

  應對金融海嘯 麥凱恩主張經濟自救 奧巴馬重管制

  《紐約時報》分析,從兩人的從政歷程和政策主張看來,他們因應這波經濟危機的對策將截然不同:麥凱恩的立場仍不脫政策鬆綁、仰賴市場機制等共和黨傳統,奧巴馬則主張以公權力加強監管。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破產掀起華爾街風暴,奧巴馬和麥凱恩都認為,挽救經濟有賴整頓過時的金融監管制度,但對金融市場並不熟悉的兩人均未提出具體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美國2008總統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