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戰後首艘准航母服役 航速與華盛頓號相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3 13:53:56  


“日向”號只要稍作改裝,就能變身為一艘真正的航母。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從排水量、動力、外觀設計,“日向”號都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航母。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3月18日,日本自衛隊最大的驅逐艦正式宣告完工並開始服役。

  當天上午,在石川島播磨重工下屬的石川島聯合船舶公司橫濱工廠的碼頭上,自衛隊為“日向”號舉行了隆重的交付和艦旗授旗儀式。當天中午,“日向”號於離開碼頭,駛向它的母港橫須賀基地,並將被編入海上自衛隊第一護衛隊群。

  當天,《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站在碼頭上觀察該艦,從船體外觀來看,“日向”號採用了與航母相同的全船前後貫通式甲板,艦島也像航母那樣位於甲板的一側。艦島所在的右舷一側,看不到“村雨”號等一般驅逐艦上常見的主炮,反而是高大的艦身和收於甲板下方凹陷處的作業艇反而更多地令人聯想到美國的“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

  航速與“華盛頓”號相當

  “日向”號與海上自衛隊以往的驅逐艦完全不同。從“塊頭”上看,“日向”號長197米,寬33米,標準排水量1.395萬噸,滿載排水量1.8萬噸,不僅遠遠超過日本以往最大的“愛宕”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7700噸的水平,甚至超過了意大利輕型航母“朱塞佩.加裡波第”號和泰國輕型航母“扎克裡.納呂貝”號1萬噸的標準排水量。艦上4台燃氣渦輪發動機可提供10萬匹馬力的動力,使“日向”號擁有超過30節的最大航速,與美國“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相當。

  另外,從艦載機的運載能力來看,“日向”號也遠非海上自衛隊此前的“榛名”級和“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可比。“榛名”級和“白根”級的機庫位於甲板以上,只能容納3架體形較小預警直升機,而且無法實現直升機的同時起降。而“日向”號的機庫卻和航母一樣,位於甲板下方,可容納11架預警直升機。甲板中軸線的前後各有一座與航母上類似的升降機,可在甲板和機庫間運送艦載直升機。

  近防艦載武器強於航母

  正是因為有這些與航母類似的特點,日本媒體都將“日向”號稱為“‘航母型’護衛艦”。不過,與一般航母只裝備少量近防艦載武器相比,“日向”號的艦載武器更為強大。儘管攻擊能力不一定能比得上海上自衛隊的其他一些驅逐艦,卻維持甚至加強了“榛名”級和“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的攻擊能力。尤其是裝在艦首的新型OQS-XX聲納系統可探測低頻聲波,具有更長的探測距離,因此具有更強的反潛能力。

  當然,“日向”號上最強的武器仍是艦載的SH-60K預警直升機。它是SH-60J的改進型,裝備有高性能的雷達和聲納裝置,並可攜帶用於淺海的反潛炸彈和用於深海的97式魚雷,以及AGM-114M“地獄火Ⅱ”直升機載反艦導彈,不僅可打擊敵方潛艇,而且也彌補了“日向”號因取消大口徑火炮而被削弱的對水面艦艇的攻擊能力。

  防衛省官員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表示,“日向”號主要用於反潛,以及發生大規模災害時在沿海地帶用直升機運輸傷員和救援物資等救災活動。但據專家分析,其實救災不用這樣大的艦艇,而在冷戰後的今天,應對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艦艇也足以勝任。
  
  防衛省回避“航母”字眼

  日本政府在1988年發表的憲法見解規定,日本不能擁有“攻擊型航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就“日向”號是否可稱為航母一事詢問了參加交付和授旗儀式的防衛省官員。接受採訪的官員強調,“日向”號並不用於進攻,而且該艦不能搭載戰鬥機,因此不能稱為航母。

  但當《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追問道,這只是從使用目的而言,從性能上看能否稱“日向”號為“直升機航母”時,防衛省官員卻只是稱沒有“直升機航母”這樣的說法,無法從根本上否定。而實際上,一些日本媒體早已將“日向”號稱為日本的第一艘“直升機航母”。

  關於“日向”號可否改造成輕型航母,有媒體報道說,防衛省以飛行甲板不耐熱和沒有前端上翹的跑道為由,稱“日向”號無法搭載垂直起降或短距離起降戰鬥機,以試圖避免“日向”號成為航母的嫌疑。但也有分析認為,“日向”號飛行甲板可承受空重達15噸的MH-53E直升機,也可進行耐熱塗裝,是可以改造成航母的。

  早稻田大學法學學術院教授水島朝穗曾在2007年8月27日就“日向”號下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日向”號將是日本戰後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但是日本各大報紙對此卻並不深究,而只是一味宣傳其以反潛為主要任務,在救災和海外派遣方面值得期待。

  專家指出,航母如何區分“攻擊型”還是“防衛型”本身就是個問題,日本自衛隊的動向值得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