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家:“三國一心”反恐暗藏分歧 成敗待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8 08:31:17  


 
  塔利班走出阿富汗 

  2009年4月,塔利班在巴境內顯示了強大攻擊力。數百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占領了邊境省布內爾地區的政府大樓,洗劫了當地國際援助機構的辦公室,將車輛、計算機和其他設備全部帶走,一些雇員還曾被短期扣為人質。由於布內爾地區距首都伊斯蘭堡不到100公里,這讓巴基斯坦政府震驚不已,也讓美國感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統治的脆弱。 

  不僅僅是巴境內的塔利班崛起,印度的穆斯林極端勢力中也開始出現“塔利班”。去年11月孟買大爆炸發生後,除了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塔利班之外,還有一個自稱塔利班的印度極端組織宣稱負責,這令印度政府十分恐慌。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塔利班”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問題,並成為世界極端組織的代名詞之一。 

  早在2006年9月,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就曾警告稱,經過多年的重組與整合,塔利班正成為比“基地”更危險的恐怖勢力,恐怖主義重心已從“基地”轉移到塔利班。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的一名反恐專家稱,現在的塔利班本身也在變化,已經不是原來的塔利班,他們如同變異了的病毒,已更具破壞性,甚至有可能成為一種全球擴散的恐怖主義樣本。 

  “基地”暗中增援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阿巴邊境的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的緊密配合,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快了塔利班的“國際化”。近年來,塔利班逐步恢復元氣,襲擊走向更有組織、更具威脅,背後始終離不開“基地”組織的輸血。多年來,塔利班實施的綁架與襲擊都表明,塔利班正不斷從阿富汗境外的“基地”身上學習經驗,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有關情報顯示,塔利班和“基地”的聯合已經取得很大進展。與巴境內反政府武裝不同,“基地”組織長期以來更傾向於以西方國家為襲擊目標,一般不輕易“認領”巴基斯坦境內的襲擊事件。自2007年以來,塔利班和“基地”多次聯合策劃發動向美英以及駐阿盟軍的襲擊。在《紐約時報》看來,“基地”開始更多在巴境內策劃襲擊,這對塔利班無疑是一種間接的增援。 

  5月9日,負責指揮伊戰和阿富汗戰爭的彼得雷烏斯將軍表示,“基地”的高級領導人正盤踞在巴國偏遠邊境的巢穴中,他們在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下,策劃新的恐怖襲擊、籌集資金、訓練人員與指揮全球分支機構,巴基斯坦儼然已成為“基地”指揮全球行動的“神經中樞”。 

  和平協議中途夭折 

  在打擊塔利班方面,巴基斯坦過去還從未真正如此大動干戈。穆沙拉夫執政期間,儘管也多次迫於美國的壓力,但打擊國內“基地”或塔利班也始終是打打停停,給錢就打,不給錢就停。扎爾達裡總統上台後,也採取過類似的策略。2月初,政府還與塔利班在斯瓦特山谷進行恢復和平談判,承諾在斯瓦特實行伊斯蘭法律。作為回報,塔利班承諾放下武裝。 

  但如此做法令美國大為惱火。4月22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以罕見措辭批評巴政府,指責巴領導人一味忍讓塔利班,造成該國局勢動蕩,巴基斯坦的核武庫安全充滿著危險,這對美國安全和世界和平都構成“致命威脅”。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甚至警告說,如果巴基斯坦不加強打擊高漲的塔利班,就會影響美巴兩國關係。在美國的干預之下,巴政府開始向塔利班宣戰,原本達成的和平協議徹底破產。針對美國心頭之患的塔利班,美國“出錢”、巴基斯坦“出人”的反恐戰正式打響。兩國合作背後,只是美巴短期利益的結合,卻並非戰略利益的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