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瞭望:美國在防核擴散問題上“玩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9:25:52  


 
  其實,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在中國周邊玩弄核牌並引發爭議和批評。早在兩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一項歷史性的協議,開放美國和印度之間的民用核技術貿易。這份有效期為40年的協議結束了34年來不准美國與印度進行核貿易的禁令。1974年印度首次核試驗後,正是美國倡導建立了“核供應國集團”。該集團奉行的基礎性原則是,對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集團成員不得向其提供任何核技術和核燃料。30多年後,布什政府卻轉而要求這一集團給沒有作出明確承諾、迄今不願加入“條約”的印度“法外施恩”。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防擴散項目研究員拉庫瑪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訪問時表示,“美國開了這個先例,等於暗示其他有能力發展核武,但因國際條約限制而放棄的國家,看看印度的例子:不但不用放棄原有的核武,反而獲得美國對其民用核技術的幫助!”她認為這對巴西、韓國和日本等已經擁有先進核能技術的國家而言,影響尤其重大。 

  當時,國際社會對美印核協議表示強烈反對,認為美國此舉是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在核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偏袒印度,勢必削弱國際社會核不擴散的多年努力。此外,此舉也使得美國在“朝核”、“伊核”上的嚴正態度失去國際公信力和道義性。更重要的是,美印間的這個核交易,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的地緣政治指向十分明顯。 

  今年7月30日,美國和印度又簽署了一份核協議,根據協議,印度擁有對美國提供的核材料的再處理權,而華盛頓只和歐盟成員國以及日本簽署了核材料再處理協議。美國媒體報道稱,印度有可能用從美國獲得的核材料來製造核武器,印美核協議將提高印度對抗核威懾的能力。 

  美國如此這般地在中國周邊國家打核牌,即使最善良的人也不得不懷疑其動機和用心。殊不知,美國其實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將自己置於尷尬境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