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從日本大地震看自衛隊戰鬥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1 12:56:37  


 
  自衛隊可以迅速完成對部分武器裝備的改造投入救災。他們在74式坦克前部裝上推土板,即可將其改造成推土機使用,保持密封性炮身不拆除,而只是在清除殘骸時轉向後方。並且,該坦克在設計上具有密封性好、防輻射能力強的特點。3月20日,日本自衛隊即運送兩輛74式坦克前往福島第一核電站,執行清障任務。

  超限戰水平50分:大規模非常規作戰行動的能力還不及格

  地震、海嘯、核洩漏等多種災害叠加,自衛隊救災任務的複雜性、專業性、艱巨性可想而知。即便是自衛隊平時十分重視防災、救災訓練,在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面前,也表現得有些招架不住。與日本國民在大災面前所表現出的從容、有序、淡定相比,自衛隊在核洩漏應對上顯得慌亂、猶疑,缺乏及時有效的救災舉措。

  在超出預測的救災上缺乏高層合作。在地震發生當天,日本內閣即成立災害對策本部,並在第一時間向災區派遣自衛隊投入救災工作。

  但是,隨著救災工作的展開,受災嚴重程度日益明朗,需要增派自衛隊時,內閣與防衛省之間就出現了分歧。菅直人首相在沒有徵求防衛省意見的情況下,即作出增加自衛隊救災人數的決策,並表示將大量派遣自衛隊參與救災工作。防衛省則考慮自衛隊人員編制數額有限,本身擔負日本本土的防衛任務,一旦大量自衛隊員長期投入搶險救災,擔心會產生防衛空白。由此導致內閣與防衛省之間的決策分歧,從而使防衛省公布救災人數時一改再改,遲滯了救援行動。

  在應對核危機上決斷力低。在核電站事故日益嚴峻的形勢下,日本內閣、東京電力與防衛省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決策溝通機制。首相明確指示要求自衛隊派直升機對核電站機組實施空中注水,但防衛省考慮到自衛隊員安全無法得到保證,而一再延誤派遣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