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揭秘俄潛艇成功發射輕舟洲際彈道導彈背後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9 08:18:21  


資料圖:編號為SS-N-23型的RSM-54“輕舟”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瞬間。
  據俄新社報道,俄北方艦隊“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4月26日從巴倫支海海域向堪察加半島成功發射一枚“輕舟”洲際彈道導彈。導彈在規定時間準確擊中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試驗場上的預定目標。此次水下發射是對海軍戰略核力量可靠性的檢驗。那麼,“輕舟”潛射彈道導彈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導彈?這次試射成功對俄羅斯的核反擊力量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被北約軍隊稱為SS-N-23“輕舟”的RSM-54導彈屬於俄羅斯第三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於1979年1月開始研製,並於1986年開始裝備“德爾塔Ⅳ”DⅣ級戰略核潛艇,共有112枚SS-N-23導彈裝備在7艘 DⅣ級核潛艇上。該導彈採用三級可貯液體火箭發動機,起飛重量40.3噸,最大投擲重量2800公斤,最大射程8300千米;該彈能攜載4枚分導式核彈頭,每枚彈頭TNT當量約25萬噸,可以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從潛艇水下發射,對敵方實施毀滅性的打擊。

  俄羅斯近年來連續進行試射的SS-N-23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實際上是其改進型,又稱為SS-N-23M1“深藍”。俄羅斯之所以這樣做,除了這型液體導彈在俄海軍中具備高可靠性之外,還因為這種型號的導彈已經服役數十年,如果不進行延壽改進,那麼在未來數年內,在“布拉瓦”遲遲不能定型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潛射核反擊力量將會嚴重下降。此外,“布拉瓦”之前進行的十幾次試射很不理想,成功率不到一半,至今仍不能定型,才導致如今已經建成的“北風之神”級第五代戰略核潛艇有艇無彈只能“裸奔”。

  據俄媒體稱,“深藍”導彈裝備了突破反導系統的設備,增強了抗電磁脈衝干擾的能力。該導彈可在潛艇下潛深度55米、航速6至7節的情況下,進行16枚導彈齊射,具有極強的攻擊力。裝備該型導彈的“德爾塔Ⅳ”(DⅣ)核潛艇可以在北冰洋的冰層下航行,具有噪聲低、隱蔽性高的特點。如果將該導彈部署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北方艦隊母港,就可以避開美國意欲在捷克部署的反導系統雷達的探測,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與生存能力。

  俄軍經過多次成功試射這種導彈,最後事實證明,“深藍”導彈改進計劃還是有“生命力”的。經過改裝,目前,現役的6艘DⅣ型核潛艇均已逐步部署了這種導彈。按照每艘艇裝備16枚導彈計算,就是96枚導彈共384具核彈頭。以DⅣ型潛艇卓越的性能和“深藍”導彈的打擊能力來看,該彈將繼續占據俄海軍潛射彈道導彈“掌門人”的位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