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巨額軍購襯出印度強軍勃勃雄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11:23:25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資料圖)
 
  出手闊綽的背後更多的是無奈

  持續不斷的大筆軍購使印度軍隊成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裝備最複雜的軍隊之一。

  而早在2010年,印度政府就宣布將在2016年前投入1100億美元用於購買高技術武器裝備。隨後兩年內,印度以一擲千金的豪邁先後簽下一系列軍購大單:先是用40億美元購買美國10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之後確定以100多億美元購買法國126架“陣風”戰鬥機,再以33億美元購買俄羅斯42架蘇-30MKI戰鬥機……一時間,“印度”成為國際軍火市場最令人興奮的字眼,各軍火大國趨之若鶩。

  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分析,自2006年以來,印度已經連續五年成為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而且在未來幾年內,印度仍將保持這種地位。

  印度因此稱自己是一支“國際化”的軍隊,實際上,包括印度政府在內的明眼人都知道,這種出手闊綽的背後更多的是無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這是印度本國軍工產業發展嚴重滯後的結果。印度政府自己很清楚,靠花錢買裝備是買不來國防現代化的。因此,印度高額軍購的同時也在竭力發展本國軍工產業,先後成立了50餘個實驗室和39家兵工廠,直屬雇員達30多萬人。

  但其龐大的軍工產業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如印度陸軍的“阿瓊”坦克,到2008年正式列裝時,已歷經33年的研製,其間印度軍方甚至拒絕採購。又如印度空軍的“光輝”戰機,到2011年拿到量產許可證時,也已研製長達30年。而對於已經引進了幾十年的米格-21戰機,印度軍工廠甚至連零部件都做不了。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走花錢買這條路了。

  第二,這是印度軍隊現代化的現實需要。當前,印度大量軍購的最主要原因是現役裝備老舊。據統計,印軍目前只有5%的武器裝備符合現代化的標準,約有一半以上屬於超期服役。因此,現階段正處於大批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集中爆發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米格-21戰機。自1964年進入印度空軍服役到現在,已經明顯落伍,但苦於替代機型難以入役,導致其遲遲不能退役,從而成為印空軍飛行事故的主角,被譽為“寡婦製造者”和“飛行棺材”。因此,在當前已經有蘇-30MKI、“光輝”戰鬥機,以及確定採購法國“陣風”戰鬥機等諸多機型可以替換的情況下,印度最終決定在兩年內將剩下的米格-21全部退役。

  第三,多方軍購也是為了改變進口武器裝備對單一渠道的依賴現狀。印度進口的武器裝備,從槍械、大炮、坦克、導彈,到軍艦,無所不包,幾乎沒有不買的。由於本國軍工的不給力,對外國軍工,尤其是對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形成嚴重依賴。

  過去,印度軍隊以購買蘇式武器為主,裝備的保養維護等均由蘇聯一家負責,簡單快捷。但是,蘇聯解體之後,印度不得不在獨聯體國家範圍內到處找原廠維護,不但極其麻煩,價格還很高。吃盡苦頭、花了不少冤枉錢的印度,此次正好抓住機會使本國武器採購實現多元化,以改變武器進口渠道過度單一的現象。

  然而,軍購也是一把雙刃劍。短期內,確實可以迅速提高軍事實力。但長遠看,則是在關鍵技術上更加受制於人,進一步限制了本國軍工產業的發展。印度以這樣的思想指導軍隊建設,換來的是“兩高”,一是高消費,二是高事故率。

  高消費,即武器單純依賴外購的投入是持續性的和高代價的。如印度2004年向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預定交付時間是2008年。但最後,不光交付時間推遲了4年,印度購買的實際價格也幾乎漲了一倍,而改裝的費用更是從9.47億美元增長到23億美元。

  高事故率則是歷史教訓的延續。印度空軍的事故率幾乎可以稱得上世界之最。僅米格-21就摔掉了近200架,死亡飛行員100餘人。如果過去還能把責任推給米格-21嚴重老化的話,那麼此後發生在米格-27、蘇-30MKI等先進戰機上的一系列事故,則只能說明是過度依賴進口武器帶來的巨大副作用。

  今年3月22日,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在有關印度空軍飛行事故作出的書面答覆中稱:“從2008年到2012年3月,一共有33架飛機失事,包括1架美洲虎攻擊機、兩架幻影2000戰鬥機、3架蘇-30MKI戰鬥機、27架米格系列戰鬥機。”關於墜機事故原因,安東尼說:“絕大多數事故都是人為失誤和技術故障導致的。”對進口裝備的不熟悉和保障難度大是根本原因。

  此外,令人眼花繚亂的軍事裝備體系,不但技術標準不統一,運用方式也不同,要融合在一起形成整體作戰能力,難度極大。印度要將它們完全消化,不是短期內能夠做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