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大批裝備不堪伊戰重負 提前淪爲廢銅爛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2 13:56:06  


駐伊美軍大批“布萊德利”戰車遭反美武裝襲擊被迫返廠維修。圖爲“布萊德利”戰車。
  優良的武器裝備向來是美國大兵們最倚重的王牌。但在伊拉克戰事的嚴酷消耗下,美軍竟也顯露出强弩之末的征兆。

  據《今日美國》報6月26日報道,隨著越來越多的現役裝備被毀或提前報廢,因此産生的巨額軍費黑洞,已經嚴重威脅著美軍的持久作戰能力。 

  百億美元裝備淪爲廢銅爛鐵 

  在今日的伊拉克,漫天黃沙、炎熱氣候、防不勝防的路邊炸彈,以及無處不在的冷槍,非但讓美軍士兵時刻不得安寧,更飛速地吞噬著武器裝備的使用壽命。 

  拋開飛機、坦克之類不提,就連隨處可見的“悍馬”越野車,平均每輛車的年行駛里程也達到了10萬英里(約16萬公里),足足相當于和平時期的5倍。 

  據統計,僅在去年一年,就有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裝備因爲不堪重負而在前綫淪爲廢銅爛鐵。 

  除去直接報廢的部分,更多還有修複價值的裝備被運回美國國內。僅在得克薩斯州的“紅河”維修廠一地,就集中了1000多輛被反美武裝分子打壞的“布萊德利”戰車。 

  “必須盡快恢複它們的戰鬥力,”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斯蒂芬·斯皮克斯少將强調,“戰爭尚未結束,士兵們需要這些戰車來保護自己的生命。” 

  據了解,每輛“布萊德利”的修理費用大約爲120萬美元,但該車的生産綫早在1995年就已關閉,緊俏的配件與有限的經費,讓維修人員爲如何按時完成任務而傷腦筋。 

  伊戰5年造千億美元軍費缺口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後勤部門面臨的壓力較戰前增加了3倍還多。更糟糕的是,由于决策層對戰爭的持久性與激烈程度估計不足,投入的經費總是無法滿足需求,結果致使每年的預算都會出現100億美元以上的缺口,5年下來總額竟直逼千億大關。 

  五角大樓只能將國內預備役部隊的裝備大批運往中東。但這種做法又使得美軍的機動兵力嚴重緊張,應對“另一場地區性沖突”的能力急劇下降。 

  據估算,駐伊美國陸軍明年要支付170億美元用于報廢裝備的更新和修補;海軍陸戰隊次之,約爲156億美元;開銷最小的空軍也要花掉100億美元。爲確保業已存在的經費窟窿不再擴大,軍方預計會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策略,提前在人事和研發等環節上“開刀”以便節流。

  對此,參聯會主席邁克爾·馬倫上將無奈地表示,疲憊不堪的部隊亟待重組,但在目前的財政困境下,“要麽縮减軍隊規模,要麽不要高技術武器,除此之外實在沒有第三條路可選”。(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