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上將: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9 17:05:56  


劉精松講話。
  軍事科學院老院長、原沈陽軍區、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精松上將在遠東旗艦(北京)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舉辦的《戰爭實驗室兵棋推演大賽》頒獎儀式上即席發言,大聲疾呼“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軍隊總是要准備打仗的”,“戰爭離我們并不遙遠”,“在戰場上沒有冠亞軍之分,只有勝負和生死之別”,表達了一個老軍人的憂患意識和職業素養,聽來振聾發聵。特根據記錄摘編於後,以饗讀者。

  作者: 羅援 2008年12月3日

  劉精松上將談“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在《戰爭實驗室兵棋大賽》頒獎儀式上的發言

  同志們,朋友們,我首先對遠東旗艦(北京)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舉辦的《戰爭實驗室兵棋推演》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且希望這樣一個活動越辦越好。我今天不想就技術性的問題發表意見,只想就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談點個人的看法,供同志們參考,特別希望能够引起大批青年同志們對國防和軍事的關注和熱愛......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之後,我們國家處於一種相對和平的環境。人們過著十分安逸的生活,這有利於國家建設和發展是一種好現象,但也要看到它的另外一面,就是在我們的民衆當中,甚至軍人當中容易滋長一種和平麻痹思想,好像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

  其實,戰爭離我們并不遙遠。大家打開電視機、收音機、翻開報紙、雜志,以及其它各種媒體,你都會看到這個世界是個非常複雜、多亂的世界,可以說每天都有人在那裡流血,都有人在那裡犧牲,都有人生活在戰亂和恐怖襲擊事件之中。

  沒有戰爭的時代,作為一個軍人應該怎麼辦?可能是出於職業軍人的關系,我在很多地方和場合講話,都一再強調,我們這支軍隊總是要准備打仗的。我不相信,我們的國家,一百年,五十年,不會發生戰事,我不相信這個。年青人,你們可以看,看我這個話,將來是否言過其實了,還是比較准確呢?我不相信永遠不會有戰爭,雖然我們誰也不希望發生戰爭,但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古訓,我們要牢牢記住。

  自從出現了階級或者說不同利益集團,戰爭這個人類的怪胎就伴隨而來。一直到現在,人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這是一個信息時代的世紀,是高科技非常發達的世紀,是人類創造和享受高度文明的世紀。但是即便在這樣一種世紀裡,戰爭的陰雲仍然揮之不去,戰爭仍然降臨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國度裡,仍然在摧殘著人類的生命和財產。所以說,這個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很贊賞搞類似《戰爭實驗室兵棋推演對抗大賽》這樣的國防科普活動。我說贊賞就是贊賞在這裡,它的重大意義不在於兵棋對抗的誰勝誰敗,不在於誰得了獎誰沒有得獎。它的深遠意義在於喚醒人們對戰爭的重視,對以往戰爭的回顧,對現在戰爭的關注,對未來戰爭的瞻研,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點。因此,我希望我們這次參賽的同志們,特別是年青的同志們,通過你們,讓更多的年青人對這一領域產生熱愛,積極投入到這一領域裡面來。為什麼說我們現在正在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還要提倡搞這個活動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兵道與商道是相通的,兵戰與商戰是相似的,研究這一方面并不排斥,更不貶低,我們對經濟建設的高度重視,也不排斥國防對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和積極的推動。

  打仗,或者說戰爭學,或者說軍事學,看來很深奧,其實也不深奧,只要你真正鑽進去,熱愛它、學習它,你就可以領會它的真諦,就會了解它的含義,你就會很好地掌握它、運用它。這個并不難,軍人不是生下來就是軍人,他也是由老百姓走入軍營的,所以即便你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你也是從老百姓變過來的,所以說,掌握戰爭學并不是軍人的專利,老百姓也可以掌握軍事。

  在比賽中不管你扮演的是紅軍也好藍軍也好,都是在那裡鬥智鬥勇。棋理如戰理。打仗離不了分析判斷情況,定下決心,部署兵力,組織協同,嚴密保障,還要加上不間斷的指揮控制和督導,這就是作戰的全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作完之後,戰爭并沒結束,它只是為打好這一仗打下了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戲還在後面,就是說你這麼搞了之後,你必然要作用於對方,對方反過來,又要針對你的這個招,實施反招,這個反招過來又要作用於我,我又要用反招來應對敵方,敵我循複、來回較量,直至這場戰爭結束。打仗就是這麼一回事,大到戰役,幾十萬人上百萬人的鏖戰,小到戰鬥,幾十個人,上百人的拼殺,無一不是這麼一個過程。所以打仗總有勝敗之分,戰場上是沒有冠亞軍的,不能像你們兵棋大賽這樣,有的可以得個金牌,有的可以得個銀牌,有的可以得個銅牌什麼的,沒有這回事,戰場上是沒有冠亞軍的,只有勝敗,只有生死。勝了我就生存,敗了我就滅亡,所以這個事物和其它事物又是完全不一樣的,但這個問題你只要把他琢磨透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戰爭這個問題說深奧確實深奧,說簡單又很簡單。無非就是剛才描述的那個過程,這就是戰爭的過程。即便是再高的將帥或基層指揮,只要你把這個事物看透,把這個本質的問題抓住了,你就可以靈活自如地來指揮戰爭。毛主席為什麼能用兵如神,他雖然沒有上過軍事學校,但是他把戰爭琢磨透了,他知道戰爭這個特殊的事物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就把它"玩"得很好。當然這個玩是掛引號的,玩是玩不出新中國,是玩不出消滅蔣介石幾百萬軍隊的,也玩不出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也玩不出把美帝國主義打敗,這不是玩的問題,但也可以簡單地說他是在玩,他就玩得很好,毛主席玩得很高明,玩得很自在,他把敵人都玩完了,他自己玩勝利了,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只希望同志們好好地學,技術性的問題那是另一回事,有機會在研究。不管它科學技術再發達,不管它是怎麼樣的高科技,它只是個平台,就是導演戰爭這一門活戲的平台。有了這些武器裝備,這個戰爭就會和過去的戰爭演得有所不同,演得生龍活虎,花樣翻新。科學技術要不斷地發展,它不是一成不變的,科學技術要掌握,現代戰爭不了解高科技是不行的。因此,我們提出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但是要打勝戰爭,我要提醒我們年輕的戰友們,你不要光鑽到這個技術堆裡去,認為打仗沒有高科技,沒有超過敵軍的那些武器裝備,我們就打不了仗。這就大錯特錯了,我告訴你,我軍的武器裝備,特別是改革開放這些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或者是說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話說回來,我們這些武器裝備,這些平台什麼時候可以趕上強敵甚至可以超過強敵?我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因為我們進步,人家也在進步,人家也沒有睡覺,所以說這個事情你不能這麼去想,打仗它不完全決定於這個東西。毛主席早期說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武器裝備是要靠人來掌握的,這個人不是指一個簡單的人,而是有頭腦的人,有智慧的人,有學問的人,是有技術的人,這個人要把它的含義放大一點,他是經過特殊鑄造的人。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像遠東旗艦(北京)國際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單位越辦越好,辦得要像美國的蘭德公司一樣,成為民間的、具有很高見解、很高學問的、能出大謀略、大智慧的思想庫,成為真正很重要的軍事咨詢機構。我就聯想到,像兵棋大賽這樣的寓教於樂的國防普及活動,一定能够越辦越好;像“戰爭實驗室”這樣的民間研究戰爭的機構,一定能够越來越多,而不是一個兩個,十個八個;我們十三億人,如果有一億人直接或間接投入到這個裡面來,那個力量就不得了,那我們中國的戰爭學、軍事學就會真正迎來一個繁榮的時代,發達的時代。我在強調一遍,如果有一億人直接或間接地投入到國防和軍事理論方面的研究中來,我看我們中國就大有希望,一旦打起仗來,那我們就會勝券在握。

  謝謝大家!(來源:兵棋大賽、新浪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