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中國不會用航母去世界惹是生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7 08:03:29  


無論有多少艘航母,都不會改變中國在發展問題上的務實主義。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25日正式服役,儘管它形成戰鬥力仍需時日,但中國未來10年擁有更多航母,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大國是大勢所趨。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在中國利益向全球延伸的時候,我們擁有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是對世界變化保持平衡的保障,而非相反。

  然而即使在未來中國擁有了多個航母戰鬥群,中國的“和”文化也不大可能被顛覆。中國決不會成為一個咄咄逼人的好鬥國家。

  首先,像美國航母那樣動不動在世界各地轟炸一個弱小國家,讓中國航母扮演這樣的角色完全不可思議。中國人至今毫無建立世界霸權的願望,中國文化比“孤立主義”時代的美國還“孤立”,不喜歡“遠征”的價值取向自中國古代強盛時期,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國人迄今的“戰略雄心”用民間的話說,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被強權欺負。中國公眾一直對國家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戰存有擔心,從公眾心理的角度說,航母的最直接作用大概是圍繞這些核心利益支撐中國的立場。 

  第二,中國發展航母不是為了同美國在太平洋及各大洋搞對抗,中美全面海上對抗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同樣不可思議。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中國人不會朝這個方向積累軍事準備,如果中國與美國對抗,也一定發生在中國的核心利益點上。中國不會將對美國的戰略防禦,轉為對美戰略進攻。 

  中國人對和平崛起的小心翼翼態度已經在政治和文化上大體定型,中國人 對本國崛起能兼容外部世界的利益有著真誠願望。中國人不想“獨吞”新世紀的機會,知道它不現實,更不會為此做軍事冒險。無論有多少艘航母,都不會改變中國在發展問題上的務實主義。 

  西方一些戰略家一直根據大國興衰史對中國的未來表現做經驗主義分析,而實際上中國這些年的做法已經同歷史上的帝國崛起一刀兩斷。時代完全不同,中國的“漸進”政治哲學也用到了國外,同現行世界秩序利益既得者們逐漸磨合公平,一些相互妥協避免了矛盾激化。 

  實力增強固然會使中國人更自信,但這種自信的結果更有可能幫助中國人準確判斷形勢,評估各種挑釁的真實意義,不輕易使自己陷入危險的恐懼。 

  中國發展航母只是中國力量均衡增長的一部分。認為這會導致中國更活躍地挑戰國際現行秩序,是對航母作用的過度高估,也是對中國戰略冷靜和清醒的過分低估。中國這些年各種戰略打擊能力都在優化,中國人自己並沒有因為有了航母,就覺著整個國家“一下子變了”。 

  當然,航母不是用來打魚的,航母就是航母,不僅中國海軍會更強大,航母還是中國國家力量現代化的重要象徵。外部世界應更尊重中國,主動調整對中國的不合理做法,因為不合理的東西今後遭到中國更堅決的抵制完全是可能的。 

  一個主張和平共處的大國一旦更有力量,只會是世界和平的利好。如果說在中國以外的某些角度上感受這種利好會有曲折,那就讓我們等待歷史的驗證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