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擁抱小城市精致化的“收縮”
http://www.CRNTT.com   2019-04-17 09:30:20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官方文件中,首見“收縮型城市”的提法。於是,兩個“收縮型城市”名單的版本(180個和80個)在網絡上被炒得熱火朝天。“坍塌”、“崩潰”、“消亡”等震驚體字眼,也出現在房地產類自媒體。網友們也很關注,自己的家鄉是否位列其中。這裡要澄清一點,收縮型城市並無官方定義。數據不透明、統計口徑有差異的情況下,不要妄談所謂的“收縮型城市”名單。

  證券時報發表資深地產研究人士李宇嘉文章稱,一直以來,我們普遍鐘情於“大”,任何行業或領域,都要給出一個“四大”或“十大”的榜單。貌似,只有那些進入TOP序列的才是好的。城市主政一方的績效判斷也是如此,不管是觀念認識,還是學術研究,千篇一律地認為,GDP和人口規模大的,城市邊界大的,才是好城市。近年來,坊間口中的所謂“網紅城市”,都是規模迅速上位的那些大城市。

  當然,大城市自有其優勢。比如,人多了、經濟體量大了,地鐵等大項目才能分攤成本,各色地方小吃才有人氣。但在我國,大城市被熱捧,源於“資源索取”能力強。越大的城市,行政級別越高,優質資源布局越多、地標項目越高大。比如,高等教育資源、三甲醫院、跨國公司、總部經濟等,都集中在大城市。資源索取能力強,城市面貌和就業機會當然不言自好。

  宏觀數據“不漂亮”的小城市,或許就不受待見了。西方國家,“小而美”的城市很多,如德國大眾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劍橋大學所在地劍橋市,因特爾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小鎮上。論安居樂業、勃勃生機,這些小城市並不顯得矮半截。說到底,我們的“城市發展觀”,還是基於經濟或政績角度的,並沒有遵循“人聚成城”的本源,並沒有意識到城市是因人而設的。

  文章表示,一直以來,無論大小城市,千城一律地秉持“城市必須增長”的治理模式、“外延式擴張”的規劃慣性。高速前進的城鎮化“上半場”,大中小城市人口普遍增加,中小城市圍繞主城區向外擴張有合理性。到城市化的“下半場”,人口開始向就業機會更多、收入更高、生活更豐富的大城市遷徙,中小城市需要守護好主城區的“基本盤”,也就是嚴控增量、用好存量。

  這樣,才能將有限的公共資源,投放到人口集中的主城區,而不是無謂地消耗到“攤大餅”的外圍擴張中。放寬視野,從人均GDP和人均公共資源的角度看,人口減少的另一面,就是堅守者的獲得感提升了。“瘦身強體”後,建成區打造的更好,自然吸引周邊縣鄉鎮人口遷入。

  很多二三四線城市,主城區常住人口只有百餘萬人,但轄區人口多達幾百萬。整體人口外流,讓公共服務更易集中,建成區有望變得“小而美”、“小而精”,淘汰產業騰退的空間,還能辟出公園綠地,城市對轄區內縣鄉鎮人口一樣具有遷入誘惑。所以,官方文件提出“收縮型城市”,並非意味著人口外流的城市要衰落,而是順應城市化新規律,重塑資源“集聚-平衡”。

  文章認為,關鍵是,要扭轉“增量規劃”的頑固思維。人口數據缺失和不透明,擺在面前的“城市病”(本質上是管理不善人為造成的),招商引資的正當發展訴求,這是主政者擴展城區堂而皇之的理由。但是,宏大的規劃一旦落地,巨大的沉沒成本倒逼後續追加投入,鎖定了空間的剛性擴展路徑。沒有產出的投入,讓城市背上巨額債務,集聚能力被削弱,人口外流積重難返。

  發改委的文件中,明確提出“人隨地走”,“人地錢掛鈎”,這有望阻斷土地財政和城市外延擴張的老路。同時,也讓城市的主政者意識到,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落實到對每一個市民、每一個微觀個體的關懷上,落實到對“人均指標”而非“總量指標”的追逐上。相比發達國家的“收縮型城市”,我們最大的潛力就是城鄉差距還很大,有收縮苗頭的城市,只要能將公共資源聚焦到主城區,激活城市與生俱來的集聚效應,再現活力並不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