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4-01-17 07:56:08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

  光明日報發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甘日棟、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崔志宏文章表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面對正在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通過強化三產融合、科技支撐、品牌引領、數字賦能、文化鑄魂、龍頭帶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扎實做好現代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夯實農業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文章指出,特色既是一方水土的獨有標識,也是農業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內在優勢。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切忌隨波逐流、盲目跟風。要依托當地資源禀賦、生態環境,綜合考慮土地、氣候、人文、勞動力等條件,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因地制宜培育具有自身標識、市場需求,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衹有強化市場意識和市場思維,跳出本地看本地,善於站在消費者認知的角度和市場端去思考謀劃,在特色上做足文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才有可能讓農產品出村、出彩,也才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科技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重要支撐。縱觀世界,農業現代化取決於農業科技現代化,農業強國必須建立在農業科技創新強國基礎之上。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離不開科技力量、科技賦能,必須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要堅持補短板固底板,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下更大氣力推進育種創新,加快先進農業機械裝備研發推廣,強化綠色農業技術供給,加快推動先進農業科技項目的研發與落地轉化,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積極發展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的智慧農業,用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改造傳統農業,不斷提高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質量效益、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

  堅持品牌塑魂,推動實現產品價值到品牌價值的躍升。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徵,也是一個地區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從歷史上看,許多全球跨國公司都萌芽於農業,農業是誕生大企業、大品牌的源頭和起點。世界農業強國之所以強,不在於其產量多、規模大,關鍵在於品牌強。農業品牌建設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的戰略抓手,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路徑。要擺脫粗獷式擴張的發展模式,更加注重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加快實現品牌溢價和附加值提升,切實增強特色優勢農產品的行業話語權與市場競爭力。這既是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離不開金融的催化功能和支撐作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與日益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比,“三農”領域金融供給總量不足、服務單一,貸款難、貸款貴、貸款慢等問題仍然突出。必須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統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結合,健全金融資本下鄉投資的有效機制與合理路徑。針對“大國小農”這一基本國情農情,遵循農業生產經營的規律和特點,開發相應的金融服務產品和模式,疏通資金進入“三農”的渠道,讓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推廣產業鏈金融、供應鏈金融,通過金融紐帶串聯起各類生產要素,著力打通技術、生產、管理、加工、運營、市場等環節的瓶頸,加快建設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文章強調,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注重前端、中端、後端緊密協同,全力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堅實保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