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3-01 08:37:09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是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必答題,是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培育產業體系新支柱的搶答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中之重。
  
  認識新質生產力本質特徵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未來產業和平台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胡擁軍文章表示,從未來產業看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下從工業化轉型向數字化轉型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新質生產力具有“高質量發展”特徵。隨著未來產業的群體性湧現,新質生產力意味著社會生產函數發生質的躍遷變化、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更多凸顯技術、知識、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密集投入,經濟增長模式從更多依靠增加要素數量的外延式增長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新質生產力具有“大科創驅動”特徵。區別於傳統生產力面臨的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的未來產業不斷發展,意味著新質生產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中逐步孕育形成。科技創新從更多依靠應用研究與集成創新轉向更多依靠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為新質生產力構築強大基石。
  
  新質生產力具有“新產業載體”特徵。技術密集度更高、發展潛力更大的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集中體現,這意味著新質生產力從更多依靠原有支柱產業的持續擴張轉向更多依靠新興支柱產業的培育壯大,通過一體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以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為代表的供給體系明顯優化。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成新質生產力最鮮明的產業載體。
  
  新質生產力具有“強比較優勢”特徵。區別於傳統生產力依托的人口資源禀賦優勢,未來產業高度依賴於數據資源投入。中國擁有的數據資源快速增長,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這意味著新質生產力對應的生產要素規模與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其中數據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生產要素,數據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加速線上線下、生產生活、國內國際全面貫通。數據比較優勢的賦能效應將推動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發生根本性改變。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意義重大
  
  文章分析,作為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先導力量,未來產業處於產業萌芽階段,但能對經濟社會起到全局性引領性變革作用。從未來產業洞察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既具有先發效應,即先行國家與地區一旦在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化上取得突破,就能夠迅速構築包括知識產權、產品標準等在內的先發壁壘;也具有融合賦能效應,未來材料、未來網絡等能夠廣泛滲透傳統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引領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還具有路徑顛覆效應,能夠不斷突破人類認知極限和物理極限、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深刻改變經濟活動運行方式與企業組織經營模式等。
  
  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迫切需要。未來產業正成為當前及今後較長時期全球產業競爭最激烈的戰略必爭之地。從全球形勢看,美國、歐洲等紛紛出台戰略規劃,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從歷史鏡鑒看,在光刻機、工業軟件、操作系統等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未來產業領域,中國起步並不晚,但由於技術、市場、政策等因素制約,這些當時的未來產業沒有得到有效培育壯大,一定程度上導致出現當前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結合全球形勢與歷史鏡鑒,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刻不容緩,是增強自主發展能力、鍛造非對稱技術優勢不容錯過的戰略機遇。
  
  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戰略選擇。當前,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面臨一些困難挑戰,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既有利於培育發展一批產業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新支柱產業,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更為堅實的戰略支撐,也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