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總是牽動人心。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力求更有效率地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歸集了6600多萬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7%。其中,低保對象近4000萬、特困人員460多萬、低保邊緣家庭成員600多萬,納入監測的防止返貧監測人口300多萬,以及其他納入監測範圍的低收入人口接近1300多萬。低收入群眾遇到的難處各不相同,這就對社會治理體系提出一個複雜且重大的挑戰——怎樣讓有限的社會救助資源覆蓋到更多人?如何精準發力、幫扶困難群眾?
目前,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越織越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尚不完善,部分需要幫助的群眾沒有被納入救助體系;臨時救助尚未破除戶籍等限制,影響社會救助成效;相關部門之間更需加強信息共享,減少救助遺漏和重復救助。尤其應當重視社會救助的“陡坡效應”,即只要達到低保門檻,任何保障政策都觸手可及;反之若達不到低保條件,即便存在實際困難,也很難享受各項救助政策。因此,需把救助範圍從“陡坡”改變成“梯次緩坡”。
社會救助體系設計應當科學準確。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要根據困難程度來分層,低保、特困是第一圈層,這部分人困難程度最深,需要給予的救助幫扶措施最多,第二圈層是低保邊緣家庭,第三圈層是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此外還有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和其他困難群眾。
應對不同困難類型,更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精準分類、一事一議。面向低收入人口,應當充分調研走訪,瞭解實際情況、提供相應救助,分別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以及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例如,最近民政部、財政部就推出一項暖心舉措,中央財政採取差額補助方式安排資金,幫助有意願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完全失能老人在得到集中照護的同時,其家庭也能獲得“喘息”。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困難群眾,憑借的不僅是每年幾千億元民生救助資金,更要深化改革,統籌銜接救助資源,提升救助效率,把社會救助向更多低保邊緣人口、剛性支出困難人口延伸。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敖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