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半導體火爆背後:行業將迎新一輪發展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4-19 08:34:21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沉寂許久後,近日半導體行業指數迎來一波強勁上漲,經過七連陽後的幾日震蕩,4月14日,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一季報預告遠超預期,其股價強勢漲停,使市場對行業的前景信心大增,半導體行業指數飈升4.13%,再度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透過現象看本質。半導體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撐產業備受重視。近幾年,歐盟、美、日、韓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相繼提出振興本土半導體業法案,試圖取得市場和技術的話語權。中國也積極出台各項措施,對產業的扶持態度十分堅定,半導體產業的景氣度持續走高。

  故此,筆者認為,近日半導體行業指數的強勁上漲,折射的是行業有望在多重因素助力下,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成為具有長坡厚雪的熱門賽道。其長期投資邏輯,既有政策的持續加碼,也有行業自身發展的長期趨勢,還有長期資金的堅持加倉布局。

  首先,政策持續扶持。近年來,我國通過各種政策持續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對產業的發展提出頂層規劃,自上而下地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扶持,加速產業的發展,從財稅政策、研發項目支持、產業投資、人才補貼等方面展開。

  2023年4月6日,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集成電路作為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對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開展集成電路標準化工作是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行業規模逐步上升,景氣度不斷提升。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額為10458.3億元,同比增長18.20%。2018年—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2022年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銷售額達到4763.5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高於全球水平。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425億元。

  當前,隨著全球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加劇,產業自主可控國產替代隨之加速,打造自主可控全產業鏈再次成為半導體產業的催化劑。對此,市場人士紛紛表示,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是長期主線,設備及零部件國產替代將迎來加速期。

  第三,長期資金加倉布局。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成立於2014年,一期主要投資於芯片製造等重點產業。大基金二期成立於2019年末,共募集資金2000億元左右,投資方向集中於完善半導體行業的重點產業鏈,將在一期基礎上全方面推動半導體核心領域的發展進程,並針對性的投入到國產化薄弱環節之中,幫助產業打造更好的半導體產業鏈條。2023年以來,大基金二期正逐步提升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領域的投資比重。長期的投資無疑來自於對行業發展長期向好的信心。

  道阻且長,創新發展之路並不會一帆風順。半導體作為科技產業的“能源”,已是“芯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面對挑戰,北方華創等半導體產業鏈上市公司因為技術進步而獲得的亮眼業績,提振了行業發展信心。筆者相信,我國半導體行業在景氣度逐步回升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張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