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競拍落下帷幕。與往年一樣,今年競拍也吸引了多人參與,經過激烈角逐後,最終成交價創下了456.7888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幅高達近40%。
證券時報發表記者蔡江偉文章稱,因為巴菲特的股神身份,每年的股東大會都能達到萬人空巷、刷爆投資圈的效果;例行的致股東一封信,也被大家慢慢咀嚼,希望能從中找出於自己有用的閃光點和投資機會;與其共進午餐更是吸引無數人的關注。加之股神雖依然精神矍鑠,但畢竟年事已高,和他單獨交流的機會更顯得彌足珍貴。雖然每次午餐都只是在一個普通的牛排餐館進行,但歷年不斷攀升的競拍價可以證明,有多少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渴望獲得股神賦能的機會。
從此次最終獲拍者的姓名,以及競拍金額的“吉利”數字來看,極有可能又是華人取得了這次與股神共進午餐的機會。這或許也將意味著,在總共進行的20次拍賣中,剔除匿名的9次,華人拿下了其中的4次。在此我們不去揣測匿名者的身份,從實名者的名單來看,首位與股神共進午餐的華人是步步高的段永平,他後來的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他旗下的OPPO和VIVO兩大品牌,已經占據了國產手機前五名中的兩席,其深耕線下和二三四線城市的戰略決策,在人們高呼“互聯網+”的喧囂氛圍下,最終卻被證明極富成效;那次跟著段永平的“後生”黃錚,也成了新銳電商拼多多的創始人,其以攪局者的身份,如今已經是阿里和京東都不能忽視的存在。而隨後的兩位則爭議不少。有著“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先行買入港股物美商業,再向巴菲特推薦的行為,雖然自己獲利頗豐,但讓個股從此成為巴菲特午餐交流的禁忌,其隨後多年的業績則表現平平;第三位的朱曄則在跟巴菲特交流後,走出了一條過山車般的人生軌跡,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天神娛樂(002354)股價短暫衝高後便一路下跌,最後創出了A股商譽減值的金額紀錄,他所持有的天神娛樂股份也被質押和司法凍結,個人更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尚不清楚此次競拍者的具體身份,但希望這幾位先行者的案例,能夠給他有所啟發。
在多數國人的認知裡,“借勢”名人是一種能快速提升自我的“捷徑”。巴菲特的午餐拍賣所得均用於慈善用途,而慈善和價值投資,在全世界都是褒義詞。他的拍賣會在有華人參加後,競拍價格便愈發水漲船高。團貸網的唐軍與史玉柱共進午餐後,成功進入後者的朋友圈並得到其大力襄助,一度成為年輕人白手起家創業的代表,並成為A股上市公司派生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遺憾的是他最終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賽道蒙眼狂奔。更多的案例,是活躍在網上的微商們,他們把與前外國政要的合影當成營銷的利器,甚至連跟蠟像同框也能成為某些人造勢的噱頭。與名人合影,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只需花費一定數額的金錢,便能給他們量身定制各種需要的效果。以當下的認知形勢,跟名人合影、一起吃飯能否收獲什麼並不重要,但要讓人相信他有所收獲,形成一種“不明覺厲”的效果,很重要。
文章稱,不管投資抑或是其它領域,其運行都有自身的內在邏輯。需要警惕的,是那些醉心於向名人“借勢”的鑽營者,他們往往利用普通人對名人盲目崇拜的心態進行套利。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人,並不能天然得出他是價值投資信徒、抑或是股神為其能力和人格背書的結論。每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的中國人據說有萬人之多,A股價值投資的氛圍卻與此極不相稱。但在當下,於競拍者的聲名而言,這依然是一門性價比極高的“投資”。得到名人指點,或許能令人有所增益,然而競拍者自身的理論基礎和認知構成,才是決定他所能達到最大成就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