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增添法律之翼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2:11:14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工人日報評論,據12月9日《工人日報》報道,近日,全總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係確認爭議的10個典型案例,並邀請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逐一分析點評,希望以案說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政策指引。案例涉及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絡主播、網約廚師等群體,爭議內容涵蓋工傷認定、工資報酬和賠償支付、退休離職後社會保險補繳及經濟補償金支付、網絡平台離職後的薪酬支付等方面。

  全總及地方各級工會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為工作重點,從制度到機制,有力有序不斷推進。在全總層面,參與制定人社部等8部委的《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等,制定全總《關於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意見》《關於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等,強化制度構建;在地方工會層面,推動建立網約送餐行業、快遞行業集體協商機制,啟動“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服務月活動,深化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等,健全權益保障協商協調機制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係確認爭議10個典型案例的發布,是進一步厚植維權內容和創新維權機制之舉,將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增添“法律之翼”。

  近年來,伴隨著平台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用工規模日趨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經成為我國勞動者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新就業形態勞動用工在勞動基準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不同於傳統勞動用工,現行勞動法律難以將其完全納入、覆蓋,導致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的勞動法律關係日益複雜,一些勞動者面臨無法律保護、無社會保險、無安全保障等問題。發布典型案例,進行類案比對,一方面給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政策指引,方便其運用法律手段維權,另一方面也提示勞動仲裁部門和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裁判中避免出現裁判依據不一致、標準掌握不統一的“類案不同判”現象,彰顯法律的公平性。

  進一步而言,典型案例的發布,也成為工會創新普法形式和發出維權聲音的另一個載體。通過典型案例的政策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維權時有了更多底氣,“按方抓藥”,可以少走彎路,進而讓工會普法和維權服務連接得更緊,更具實效性和契合性;借助工會維權律師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工會勞動爭議調處組織在主持協商、調解、仲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爭議案件時,可以充分展現工會視角、發出工會聲音。發布典型案例也會讓更多用工單位認識到工會維權服務的態度和力度,促使一些用人單位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避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

  同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係確認爭議10個典型案例的發布,是工會創新運用法律手段深化維權服務的重要手段,也是借鑒相關經驗發揮職能作用的重要形式。當下,為破解一些地方同類案件不同結果的問題,最高法院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形成了同類案件進行類案檢索的審判機制;仲裁機構通過典型案例的指導,也對類案形成了相同或近似的裁判規則;工會上述典型案例的發布,相信也能逐步產生類似的效應,發揮出指導各級工會優化維權服務的功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