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正式生效。《協定》實現了中國和歐盟兩個巨大市場對彼此地理標誌的互認,搭建了爭端解決機制平台,降低了進出口企業成本,提升了產品國際知名度與美譽度。
首批在中國受保護的歐盟地理標誌產品中,法國占了四分之一,在21個歐盟國家中位居第一。在《協定》的助力下,今年上半年,法國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葡萄酒供應國。自此,葡萄酒便將法國南部的陽光帶到了亞歐大陸另一端的中國,讓北京等大城市的居民和法國人民一樣,擁有了在家門口享受法國葡萄酒的便利,成為“相知不以萬里為遠”的生活寫照。
而首批在歐盟受保護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中,除了初級農食產品之外,還包含了四川泡菜、山西老陳醋、吳川月餅、南京鹽水鴨等地方特色鮮明的加工食品,以及宣紙、蜀錦、瓷器等具有獨特製造工藝價值的中國特色產品,覆蓋了全國27個省份。中國方面的地理標誌具有覆蓋地域廣、地方特色鮮明的特點,使《協定》成為中國向法國乃至歐盟國家介紹這些產品背後蘊藏的飲食習慣、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協定》讓中法高品質特色農食產品以更放心可靠的方式走進彼此的千家萬戶,切實貼近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符合企業對更低成本、更便捷渠道、更穩定預期的要求,為後疫情時代中法雙方的經濟復甦提振了信心,為雙邊經貿合作探索了新的合作模式,開創了新的增長點。
獨立自主引領下的新前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同馬克龍總統7次通話、3次出席中法德(歐)領導人視頻峰會、共同出席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就雙邊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國際議題達成了諸多重要共識。這是中法兩國能經受住世紀疫情的衝擊,確保經濟社會穩定,攜手打造出《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下的農業合作新亮點等諸多成績的根本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