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2023年,我國赤泥產生量約1.07億噸,利用量1050萬噸,雖然只占新增量的10%,但已經走在國際赤泥利用的前列。”在日前舉行的赤泥綠色利用現場交流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表示,隨著我國赤泥綜合利用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氧化鋁企業對赤泥綜合利用重要性的認識越發深刻。
赤泥是氧化鋁工業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堆存量多、組分較為複雜,利用存在一定難度。推動赤泥規模化綜合利用,對於促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綠色轉型、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出政策舉措,指導赤泥綜合利用規模化、產業化協同發展。2023年,工信部組織開展《赤泥綜合利用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工作, 目前已形成初稿,預計2024年將會發布。科技部、工信部共計投入近7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赤泥綜合利用重點技術研發和示範項目建設。
赤泥綠色利用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是擴大成效任重道遠。葛紅林介紹,比如,赤泥存量未減,增量較大,必須加快扭轉“老賬未還,新賬又添”的狀況;產業化研發剛剛起步,基礎性、機理性研究還很薄弱;產品應用的耐久性試驗、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標準仍參照其他類似產品;產品檢測周期長、應用限制多。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進一步擴大赤泥綠色利用成效,需要多方合力推進。
企業著力推動赤泥綠色利用規模化、產業化。中鋁集團與山東高速、廣東同創、河南地質院等單位合作了多個項目。南山集團開展赤泥基回填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發與回填工程示範等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赤泥綠色利用項目專家劉祥民建議,加快推動產品增量提質,形成赤泥綠色利用產品體系。首先,氧化鋁企業要從源頭提升赤泥可利用性。強化氧化鋁生產過程管理,嚴肅礦石均化和工藝制度,提升赤泥成分的穩定性。其次,積極開發赤泥綜合利用產品,圍繞鋼鐵、建材、交通、市政、礦山建設等重點行業需求,加快推動赤泥用於元素提取、粉體材料、膠凝材料等產品生產,著力形成多元立體的赤泥綜合利用產品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