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紅旗文稿》第2期刊登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的文章說,近來,西方學術界主流提出的“土地私有化+流轉市場化必然導致農業規模經營”的思想,引起國內呼應。但把這種理論邏輯直接套用在發展中國家的“三農”問題上,則缺乏經驗依據。
文章說,如果客觀地“放眼全球”,世界上僅有不超過10個大農場國家,它們幾乎全部是在殖民化進程之中大規模殺戮當地土著、開疆拓土的產物。
而在那些繼承殖民當局制度遺產,踐行“私有化+市場化”教條的發展中國家,由於任由土地私有化和自由買賣,一方面導致小農破產,無地則反;另一方面,失地農民大批湧進城市而難以就業——導致城市貧民窟化。
中國農民的生存現狀是:只有同時靠進城務工和在鄉務農,才能維持較正常的生活水平。因此,農民有兩個自由需要得到保障——不僅需要自由地進城務工經商,也需要自由地返鄉務農謀生。只有進入與退出這兩個自由得到保護,社會才能保持穩定。
一旦允許土地私有化和自由買賣,那麼,一方面,農民會在地方權利與資本結盟的強勢介入下大批失去土地。另一方面,農民又無法在城市完全立足,最終結果可能是城市貧民窟化與農村社會衝突的同步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