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社會學家們頻頻用“斷裂”一詞來概括中國現有的社會結構,其中,官民對立尤爲突出。而中共顯然也有清醒認識。
比如去年的貴州省瓮安縣萬人大騷亂,就被官方視作中國近年來社會衝突的“標本性事件”,揭露了“社會底層積累的民怨不容小視”。官方媒體新華社下屬的《瞭望》新聞周刊,更在其文章中特別指出:官員“脫離群衆,向上負責”的深層制度隱患,是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的重要肇因,幷提出“民主政治”作爲應對之道。
遺憾的是,近一年來,貴州習水縣官員集體嫖幼女案、深圳海事局長褻童案、杭州飈車案等事件不斷冒出,激化著官民對立,官方定義的“無直接利益衝突”(以發泄不滿,以懷疑一切政策舉措,以凡事皆不值得信任爲主要特徵)愈演愈烈,對中共執政民意基礎的衝擊日益加大。鄧玉嬌沾血的修脚刀(警方一說是其隨身所携的水果刀,倘若真如此,更可見鄧女對社會安全感的失望),只是又一次刺痛了民衆的神經。
誠如《後漢書》所說:“治亂之要,其本在吏”,單單疏導民意,只能治標。要彌合斷裂的社會,修復官民關係,治本之策在于痛下决心,在以政治改革爲龍頭的綜合配套改革的路上步子要更快一些。只有讓官員由民衆選舉、對民衆負責、受民衆監督,才能形成標本兼治之態勢,才能真正還權于民,讓官員由民衆選舉、對民衆負責、受民衆監督。
否則,沒有套上籠頭的權力還會像脫繮的野獸肆意橫行,加劇中國社會結構裂縫。等待這個社會的,很可能是更多像修脚刀一樣的謀生工具蛻變爲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