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可借巧“克力”外交有所作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1 11:04:45  


 
  第二作爲:謙虛復興大東亞漢語文化圈。危機讓漢語文化圈文化凝聚力增强,東亞文明價值觀加快復興,危機的發展也可能加快中日韓三國經濟合作,中日韓三國自貿區一旦啓動談判會迅速吸引中國周邊地區的加入。這是東方價值觀的大本營,有兩千年的合作基礎。一旦成勢,不啻爲東方幸事,也爲人類之大幸。但中國不可以帝制時代那樣傲慢態度對待周邊。 

  第三作爲:强化上海合作組織的政治和經濟職能。金融危機對俄國、中亞打擊匪淺,加强上合組織內部全面合作,水到渠成。 

  第四作爲:擴大東盟成員的安全和政治合作。東盟十國處在西太平洋要衝,北連中日,西接印度,南鄰澳、新,中國與東盟合作是高水平的南南合作,“10+1”加强合作不僅有利于西太平洋地區早日走出危機,且有利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平。爲確保馬六甲通道的安全和緬甸通道的安全,中國有必要加强南海建設和印度洋地區合作。東盟十國與中國分親、近、對三類,外交有很大作爲。 

  第五作爲:穩步深入走進非洲和拉美,促進與歐美的平等合作。非洲爲歐洲後院,拉美爲美國後院,中國在別人後院的投資、合作,在沒有足够力量護商的情况下,當量力而行。對外援助應緊密配合投資。台海兩岸“外交休兵”後,還可以探討共同開發發展中國家市場。在能源、資源、高新技術出口等敏感性問題上,促使歐美與我和諧、平等競爭在發展中國家的機遇。 

  第六作爲:在共同戰勝金融危機期間,力爭與西方解决下列問題或至少不讓這些問題惡化:取消對台軍售;停止支持中國的分裂勢力;取消對華技術出口限制和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取消對中國海外投資的歧視幷且在法律上保障中國資本安全;給予中國企業平等的“市場經濟地位”;停止對華人華僑的歧視。在國際組織,不僅應當增加中國話語權,還要按貢獻比例擴大安排中國職員在國際組織就業。

  簡言之,中國的挑戰不少,機遇也多多。中國要成爲受人尊敬的一流大國,就要靠道德、靠實力、靠智慧、靠决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