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外幷購,中國還在學習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8 12:03:48  


 
  卡林納認爲,中國在這兩方面都不具優勢。首先是西方對中國企業與政府的密切關係和戰略意圖感到不安。到海外進行幷購活動的大多是中國大型國企,它們的官方背景很容易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卡林納說,政治因素是中鋁這次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控制自己的資源當然感到擔憂。澳大利亞是大宗商品出口國。中國是大客戶,澳不希望客戶不高興,也不希望客戶控制它的經濟命脉。”

  中鋁在力拓交易上的失敗實際上是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交易流産的一次重演。在那次交易中,美國國會擔心中國國有企業進入美國能源這個敏感領域而出面阻止。澳總理陸克文雖然在力拓宣布退出交易後表示政府沒插手,但觀察人士中幾乎沒有人否認政治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

  至于幷購後的整合能力,中國企業面臨更多問題。卡林納說:“中國公司面臨的挑戰更大,原因是中國企業還處于進軍世界的初級階段,要成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非常艱難,會犯許多錯誤。這是一個學習階段,是走向成功必需的一個過程。”幷購首先要有財力,許多中國公司具備這一點,但財力不是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人才。卡林納認爲,中國公司在這方面明顯欠缺。文化不同和經營環境不同使得整合海外業務格外困難。聯想集團收購IBM電腦業務以來,虧損之大遠遠超出原來估計就是一例。

  美國汽車市場分析師布朗認爲,騰中重工收購悍馬的行動很難說是一個深思熟慮的行動。他表示,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花了很多年都沒有做好克萊斯勒的整合工作,騰中公司要整合好悍馬的業務,至少現在看來,可能性很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