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愛因斯坦訪問日本和中國。他說:“在日本這塊土地上,有如此美麗、親切、和藹的人,真是令人驚嘆不已。”“而在上海,歐洲人形成一個統治階級,而中國人則是奴僕,他們好像是受折磨的魯鈍的不開化的民族,而同他們偉大文明的過去毫不相干的。”
而今在日本韓國的旅遊點,作為亞洲新貴的中國人到處都有,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多數人精神風貌有很大改觀,愛因斯坦應該刮目相看,但是顯然還應該進一步改善。
幾年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一項調查,27個國家不到三萬民眾評估12個主要國家,顯示中國國家形象第五,中國繼續在世界民眾的心目中以適度的正面形象出現。但日本國家形象却位居世界第一,高出了中國多達12個百分點。
其實,早在2005年6月23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全球態度項目”調查報告,16個國家中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國認為中國形象好于日本。有14個國家對日本的好感度要高於中國。許多國家的排外事件沒有沖著日本人,都是奔著中國人。
國家形象的好壞根本取决于國民的表現。餘光中說:“當你不在中國,你便變成了全部的中國”。而在中國的每個人,何嘗不是“全部的中國”?無論是否在中國,我們都是“形象大使”,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風貌。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無論好和壞。只有中國人徹底改變自身的素質和道德修養,這樣才會减少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針對中國人的警示語才可能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