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何淪為“空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2 06:52:56  


高房價究竟是誰犯下的錯?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英國《金融時報》7月21日載文《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何淪為“空調”》,摘要如下:

  儘管經歷了2008年的短暫“拐點”,但在五花八門的優惠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又出現了高潮。7月17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控制房地產貸款風險,嚴格執行“二套房”標準,似乎暗示監管層要為重新膨脹的房地產泡沫降溫。

  在信息泛濫的年代,歷史很容易被遺忘。2004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密集從事房地產調控,可“星星還是那個星星”。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房地產市場衝上巔峰之後,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而實施的持續貨幣緊縮政策才讓房地產市場停下腳步,而非直接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所致。

  為什麼房地產調控政策淪為了“空調”?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過分偏愛,所以房地產調控政策一直是“相機抉擇”的,並沒有單一的規則和目標,而且在權力不受制約的情況下,“相機抉擇式”的政策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擾亂公眾預期火上澆油,而且也為利益勾結敞開了大門。

  “二套房”政策就是典型的例子。2007年9月27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二套房”新政,其中要求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4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這項抑制炒房的政策殺傷力很大,但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08年10月,財政部和央行又要求“金融機構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由於對“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界定未明,由此打開了鬆綁“二套房貸”的缺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