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值得惋惜的,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國寶級學問大師,自晚清王國維以來無人可以比擬的陳寅恪。他在文革中不願學術屈從政治而被迫害致死。另一位國學大師,清華大學著名教授吳宓對陳寅恪的評價是“驚其博學,服其卓識”。若“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不幸的是,吳宓也在文革中遭受非人待遇,被剝奪吃飯的權利而活活死去。
寧要莎翁,不要印度
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寧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 為什麼被稱為大不列顛皇冠上寶石的印度,比不上一位劇作家呢?因為莎翁留給英國後世與整個世界的人文主義思想及其動人心魄的文學滲透力, 價值遠遠超過了殖民地印度。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大國如果只有強權武力與巨大財富,而沒有高度發展的思想文化與文學藝術,它就不能成為影響世界名副其實的大國。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與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崛起和傲視世界,不僅因為它們擁有強盛國力,而且因為在文化藝術方面擁有一大批思想高深、成就卓越的思想家、學問家與藝術家。
歐洲文藝複興前後湧現的大批學者、作家、畫家和音樂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亞當•斯密、洛克、黑格爾、羅素的深邃思想學說,狄更斯、雨果、歌德與托爾斯泰的不朽文學巨著,達芬奇、米蓋朗奇羅、莫奈與梵高的名畫,莫扎特、貝多芬、比才與柴科夫斯基扣人心弦的名曲,法國芭蕾與意大利歌劇,幾百年來一直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光輝燦爛的群星,歐洲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永遠閃光的國家品牌。中國近代學者黃宗羲、王夫之、魏源、唐甄等人雖然具有“民為重,君為輕”的思想,但因為中國閉關自守而鮮為人知。
思想、文化、藝術之所以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們是熏陶人類心靈和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因素。人的文化素養與道德品質並不取決於香車寶馬、金銀財寶、豪門宅第或官階之高低。只有文化知識、思想修養與心靈品格的提高,才能實現人們的精神升華。
一片港台風 低俗被熱捧
改革開放30年來,數不盡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國家的面貌和力量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如果用人文主義眼光環視神州大地就會發現,在物欲、財欲、情欲、色欲與貪欲不斷高漲的情況下,人的精神面貌與社會品格不但沒有明顯提高,反而越來越走下坡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