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中“GDP逆轉”引起日本警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7 10:36:24  


 
  由於中國的食品、日用百貨和公共服務的價格都很便宜,單從價格角度衡量,中國的消費市場只有日本一半的規模。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推算,日中的購買力平價GDP已經發生了逆轉,中國是日本的1.8倍。

  此外,如果對名義GDP進行比較的話,中國在有些項目上也已經超過了日本。中國2008年的個人消費為1587億美元,投資為1956億美元,資本和服務的進口為1233億美元。日本2008年個人消費2803億美元,投資1225億美元,資本和服務的進口為857億美元。中國的投資是日本的1.6倍,進口是日本的1.4億倍。

中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這種“中日逆轉”現象也表現在中國對海外企業的影響力和在國際政治中的發言權上。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中國對海外企業的影響力。

  第一,中國大量引進高速鐵路、飛機及在未來普及核能發電和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吸引了大量外資通過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和研究所實現技術轉移。一方面,出於加速自身產品 中國的普及速度的考慮,企業對中國進行技術轉移;另一方面,政府對於不向中國實施技術轉移的企業設置了巨大的障礙,使得他們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第二,中國政府開始加大力度維護國家利益。出於確保資源的目的,對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實施出口限制。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規模擴大——影響力和發言權增強——規模擴大”的良性循環。

  此外,在國際政治層面,圍繞國際通貨體制,中國發言權的增強也有目共睹。

  關於備受矚目的人民幣國際化問題,6月22日,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宣布把人民幣資產納入其外匯儲備,此前該行曾經被中國證監會批准為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這也使得馬來西亞央行成為首家獲得這一資格的外國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有可能在國際通貨體制中建立起一種不可或缺的地位。

  另一方面,日本在2008年11月最早表明將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為IMF支援巴基斯坦和冰島創造了機會。此外,在今年5月的東盟+3會議上,日本也表示會盡力將《清邁協議》從兩國間推廣至多國,並且將提供6萬億日元資金。即便如此,亞洲各國關注的目光仍然集中在經濟持續增長的中國身上。日本的努力恐怕難以獲得與之相稱的地位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