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中對話 新詞如何體現新思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8 11:14:06  


 
  這樣的新語境,去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為明顯。美中的實力和影響力變化顯著,互相依存感更加迫切,這正如美國前副財長阿爾特曼所說,“中國是經濟危機的唯一勝者,這確定了美中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這一事實”。中國擁有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美國國債最大的債權國。奧巴馬任內打造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走出金融危機低谷等內政要務,都離不開中國的合作和支持。 

  如此新語境下,“S&ED”應運而生。奧巴馬將在開幕式上致辭,並會見中方代表團成員;“S&ED”舉行後不久,奧巴馬還將開啟訪華之旅。美中關係是否隨著“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舉行而升溫,“S&ED”如何體現新思路,體現美中之間的新型戰略關係,考驗兩國執政者的智慧和勇氣。 

  新思路首先意味著,美方需要調整心態,消除對華戰略顧慮,更平和地展開對話。改革開放以來,面對不同意識形態的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西方人士常抱有“愛恨交加”的矛盾心態。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其新著《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就明言,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分為“中國懷疑論”和“中國威脅論”兩大陣營。金融危機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中國模式”優越性的凸顯挑戰西方傲慢主義心態,“中國威脅論”更暗流湧動。 

  奧巴馬執政後,收斂鋒芒,改變腔調,試圖扭轉布什不得人心的單邊主義,彰顯“巧實力”。但改變腔調只是表面,調整心態才是關鍵。所謂指責中國借“操縱匯率”投機取巧等言行,都不是平和心態的體現。“S&ED”是否預示著,美國拋棄了“實力的傲慢”,拋棄了短期利益驅使的權宜色彩,真正看到美中間的相互依存、合作共贏呢?這還需要拭目以待。 

  新思路還意味著,雙方需要“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關切”。美中兩國是“建設性合作者”,但有合作,就必然有競爭,且兩國國情、文化傳統各異,很多事情上會有不同的聲音很正常。可以預見,此次“S&ED”中,在知識產權、人民幣匯率、人權等“老議題”上,分歧還是會有;在氣候和能源問題上,關於“碳關稅”的分歧也不會輕鬆解決。 

  儘管如此,對台灣問題、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確保中國在美資產安全等“彼此的核心利益關切”,雙方是否能達成、擴大“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的共識,增強戰略互信?這才是衡量此次對話成功與否的關鍵。 

  從“乒乓外交”到“奧運外交”,從“戰略競爭者”到“戰略合作者”,從“利益攸關方”到“建設性合作者”,從“SD”、“SED”到“S&ED”……在美中關係發展的語境中,各種詞匯層出不窮。但無論怎樣,我們有理由相信,“S&ED”機制的建立,將推動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的長期穩定的美中關係,它符合兩國、也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