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能否撼動美國製造業霸主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00:16:01  


 
  美國製造業正在萎縮,裁減人員;在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後,美國的製造和出口都明顯下滑。而中國製造業則保持了繼續增長。如果兩國製造商都保持興盛的話,那麼也沒有理由出現異議。但鑒於兩國之間巨額貿易逆差,以及圍繞著美國製造業何時復甦以及能否復甦到什麼程度的不確定性,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了一個日益引發摩擦的問題。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盟上周六公布,7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繼續較上月增長。7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小幅走高至53.3,高於6月份的53.2以及5月份的53.1。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製造業的收縮──不管是從就業規模還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權重來說──都是一個正常的經濟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早在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之前就開始了。他們認為,美國製造業的收縮不管怎樣都會發生,而且實際上是一個健康的跡象,表明製造業並不需要規模很大才能有生產力,並且正在減少低技術含量工作,創造較高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

  Global Insight的貝拉維什等人認為,中國的製造業崛起是個正常現象,甚至是一個健康的信號。他表示,正常情況下,各國經濟總會經歷從農業到製造業再到服務業的發展過程。他說,向製造業提供補貼,會使美國開倒車。不過,另外一派觀點認為,美國的下滑是不正常的,必須加以逆轉以保持美國的經濟實力。

  奧巴馬政府在這一“雷區”中謹慎行事。在上周為期兩天的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雙方幾乎沒有討論中國嚴格控制的匯率政策,儘管這是很多美國生產商和工會工人非常關心的問題。他們說,中國低估了人民幣,為其出口商品帶來競爭優勢,因為在美國銷售的中國產品價格可以更低。中美對話是旨在加強兩國合作關係的一種新的機制。

  但是,即使是在削弱了的狀態下,製造業仍在美國經濟中占有令人吃驚的巨大份額。製造業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超過13%,比零售貿易、金融和醫療業都要高。在中國,製造業占了GDP的34%。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