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印或使世界轉向“東方體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3 05:50:25  


 
  許多亞洲國家在成功地融入區域和全球經濟後,仍很好地維護了主權、互不干涉和政治平等的原則。這種對五項原則的一致認同,使這些原則成了處理國際關係的亞洲體系的基石。五項原則本身是十分保守的。中印都願做保持現狀的大國,希望能維持讓自己在政治經濟上得益的國內、地區和全球秩序。這種心態從它們積極參與從世貿組織到20國集團的各種大國組織就可以看出來。

  亞洲對主權和不干涉政策的強調。與美國和歐盟的干涉主義思想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和歐盟的戰略,以推廣自由民主為中心,包活干涉別國內政。並尋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均一化。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不遺餘力地在全球推廣民主,在東歐的共產主義國家是通過經濟和軍事援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則是通過侵略、占領和政權更迭。歐盟則要求所有成員都是保護民權和政治權的民主國家。還對其他國家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政治、經濟和人權等方面的要求。

  美國入侵伊拉克、北約未能穩定和重建阿富汗、全球反恐戰爭中充斥的侵犯人權現象,以及西方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都給了美國和歐盟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式當頭一棒。這些西方自找的麻煩。使得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在那麼害怕西方的權威,也不再那麼能接受西方推廣的理念了。

  在這種情況下,亞洲的東方理念就很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亞洲處理國家和地區安全的做法,使得各國能在不出現大規模衝突的情況下實現權利更替。亞洲國家在應對新出現的挑戰時—像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等--也有不少成功的合作經驗。簡言之,保守的東方理念提倡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家間進行廣泛的外交活動與合作。

  從實踐來看,五項原則在大多數亞洲國家並沒有產生孤立主義傾向。合作與統一行動是經常性的,但這種合作針對的都是共同遇到的特定問題,而不是為了傳播一種普遍的政治、經濟和人權模式。隨著世界政治中權力的競爭加劇,各國紛紛選擇自己的陣營,東方理念可能更具競爭力。

  保守的東方體系觀點在亞洲以外可能也會很有吸引力並且適於輸出。中非合作論壇就把五項原則視作雙方合作的基礎。中國在非洲國家的人類安全問題(包括缺少民主、法治和人權)上,採取“不過問”政策。這樣做的不僅是中國。印度與非洲的關係也以五項原則為基礎。

  中印在非洲的政策與活動當然不完全一樣,但它們所遵循原則的相似性說明,這些亞洲大國在全世界拓展利益和影響力的同時,也在輸出強調主權的東方理念體系。通過中國和印度,非洲政府獲得了附帶條件更少的資金,技術、貿易關係和政治支持。通過五項原則折射出來的亞洲勢力在非洲崛起,對西方更具說教和干涉性的勢力和理念是個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