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看,雙方在進入文化層面探索的時候,囿於原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不可避免地帶有傳統思維定式遺留的認知誤區。以澳洲媒體的解讀而言,僅注意中國處理衝突時的方式,沒有看到中國對核心利益的堅持以及具有深厚歷史背景的心理因素。
因此,這樣的解讀停留在對表面現象支離破碎的描述;在此基礎上制訂的對華策略,必然流於膚淺,甚至會引起更多誤解和猜疑。
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崛起期的中國對核心利益的堅持顯示出超乎尋常的執著;這類似於西方對民主、自由、人權的堅持。不同的只是,西方的堅持主要來自過去數百年現代化進程中對經濟和個人自由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對現代化的推動作用;而中國的堅持,則主要來自五千年文明進程的大一統價值觀,以及過去數百年落伍而導致的歷史悲情。兩者各有合理性,只不過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相遇,問題就以各種形式顯現出來。
為了獲得在華經濟利益,西方暫時在意識形態上有所讓步,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中國在這方面無論是“以經壓政”還是“各個擊破”,幾乎屢試不爽,但中國僅為面子而做出實質讓步,例子少之又少。即便在方式上有所讓步,在涉及核心國家利益問題上,中國官方和民間很少有讓步的空間。其中原因並非以中西文化差異就能解釋;若單純以微觀文化差異馬首是瞻,恐怕會跌入更大的認知誤區。
三大因素影響中國心態
對中國來說,西方世界的不完整乃至錯誤解讀,提供了一個反思自己與西方政治和文化關係的契機。這裡的中西政治和文化關係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隨著中國崛起而出現的中西政治關係、民間心理和文化視角的衝擊;二是在上述關係大調整框架下正在發生的中國對西方認知方式和心態的微妙變化。前者屬於文化關係大調整的宏觀範疇,而後者則屬於中西方心理調適的微觀範疇。準確把握後者,將有助於駕馭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