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京報:從“錢學森問題”看“錢學森答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1 09:53:01  


近幾年來,錢學森時常與前去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談起“中國大學教育有問題”這個話題。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一代巨星隕落。“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昨日在京病逝,走完了他人生的98個春秋。

  新京報今天社論說,錢學森先生,一位家喻戶曉的科學巨子,在2009年的晚秋離開了我們。而此前,在今年盛夏,我們送走了人文巨子季羨林先生。兩位世紀老人的先後離去,似乎在提醒我們,二十世紀已經越來越遙遠。季羨林曾在《我的心是一面鏡子》中感慨:“對時勢的推移來說,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我相信,我的鏡子照出了二十世紀長達九十年的真實情況,是完全可以信賴的。”顯然,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錢學森。

  以錢學森為鏡,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的20世紀。回顧他的一生,更像是一部20世紀的中國簡史。錢學森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童年正好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民主與科學的精神開始在中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作為中國救亡圖存、再造文明之兩翼,錢學森一生注定要擔起的是科學的重任。從1934年赴美到1955年冒險犯難終於回到新中國,在被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稱為“可抵五個師兵力”的錢學森身上,凝聚的是一個民族浴血重生的希望與熱忱。就在幾年後,錢學森以中國“導彈之父”和“航天之父”的身份,讓世界震驚。

  社論說,以錢學森為鏡,可以更好地瞭解什麼是科學精神。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他身上找到一些美德,如不愛錢、不戀官、淡泊名利等。錢學森獲得“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中說:“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應該說,作為科學家,錢學森身上最珍貴又最樸素的美德正是科學精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