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訪華,構建面向青年一代的美中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8 07:08:50  


 
  雖然,同樣很受歡迎的克林頓前總統11年前訪華時與北京大學生的對話,就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只是奧巴馬總統此次與中國青年面對面的接觸,在身份認同、思想變革和前瞻視野方面,更加拉近了年齡和意識形態的距離。這不僅僅是由於奧巴馬的年輕與活力與地球村各國角落的年輕人很少隔閡,他對中國互聯網的發達以及網民和手機族的活躍印象深刻,而他一年前競選總統時得益於互聯網和年輕選民的支持,讓他再也無法脫離青年這個活力無限的群體。

  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就任當年即訪華的總統,奧巴馬與中國青年的對話在釋放善意的同時,也委婉地標舉美國堅持的“普世價值”,強調一個國家以自由、平等的原則能夠長久存在的精神,強調美國為什麼永遠為了全世界人類的核心原則說話的立場。當然,他也不無謙卑地表達了尊重其他文化的態度。奧巴馬相信“世界是互相連接的”,“一個國家的成功不應該以另外一個國家的犧牲作為代價”,這也是他提出的美國為什麼不尋求遏制中國崛起的出發點。 

  因此,不論奧巴馬政府如何定位和推進美中關係,他把美中關係的發展寄望於人民之間深層而細微的交往,特別是寄望於美中年輕一代無拘無束敢於化夢幻為現實的接觸交流,這一點值得肯定。 

  美中關係由毛澤東、尼克松等老一輩領導人奠定基礎,經過風風雨雨數十年, 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實為不易。現在,火炬開始傳往下一代。在美國,“網絡一代”已經出頭露面,在中國,“80後”,“90後”已經登上舞台,正在開啟屬於他們的時代。而美中關係要向前發展,最重要的是兩國青年能夠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不容回避的問題是,在兩國青年的溝通上,美中之間還存在著一些隔閡或鴻溝。一般而言,中國青年對美國的了解,遠遠超出美國青年對中國的了解。這種不對稱現象,勢必影響兩國青年間的思想的真正交流,給偏見、誤解留出了生長的土壤。 

  因此,讓兩國普通民眾廣泛接觸並形成交流機制,讓兩國青年相互了解彼此文化、觀念、處世準則,是美中關係向前發展的基礎。年輕一代衝破精神與文化的藩籬,超越信仰分歧,超越思想文化差異,加強溝通與交流,才能構建一種面向未來的美中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