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股市離“理想國”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8 10:43:55  


 
  而銀行業的集體再融資更是令人痛上加痛,本來設立股市就是為了開通直接融資市場,特別是為當時銀行不敢或不願染指的企業融資解困,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但中國的銀行業經過這一年的信貸大躍進,把自己都折騰成資本金不足了,自己也加入了需要解困的隊伍。中國的老百姓已經在國有銀行被包裝上市溢價發行時奉獻了一回,而且把存款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銀行,不管風吹雨打山搖地動,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擠兌行為,為什麼這些國有銀行還不知足?為什麼要讓投資者承擔其毫無節制放貸的風險?最近民生銀行在H股上市當日破發足以給意在股市再融資的國有銀行提出警告、給投資者提出警示。

  儘管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都不是一池純淨水,但至少應該是能飲用的自來水和井水,決不能像中國股市這樣是權力和資本盤根錯節,違規成本極低,而且是更多地為上市公司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融資和解困而生的渾水。儘管柏拉圖在2000多年前勾畫的“理想國”被後人詬病和譏笑,但其中還是有可取之處,可以為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的中國提供鏡鑒。

  “理想國”的核心理念就是社會每個人都能各盡其職和各盡所能,而且盡量互不干預。社會的“保衛者”即統治階層,由少數精英人士構成,但這些人必須從出生開始就先後接受體育、音樂、數學和哲學的全民“義務教育”,得到體質和心智的鍛煉,經過層層公平的“海選”,少數勝出者直到35歲才出山,再在實踐中磨練10多年後方能成為國家的“保衛者”。他們不占有財富,只有政治權力而沒有經濟權力。

  儘管“理想國”在人類社會並未徹底實現(中世紀歐洲的教士階層十分接近柏拉圖所定義的“保衛者”),因為政治權力其實是經濟權力的映射,不掌握經濟權力的人其政治權力也會朝不保夕,但是柏拉圖的思想從本質上還是對的,即這個世界必須由最英明、最傑出的人來統治,要讓民眾從小就受到免費教育,保證受教育機會的平等,讓其有機會在未來公平的“海選”中脫穎而出。而且這個選舉過程要盡量避免利益集團的左右,讓政治決策盡量少受到經濟因素的左右。

  雖然連柏拉圖自己都承認“理想國”是難以實現的理想,但他也說過,做人的意義莫過於向往一個更為美好的世界,並至少讓它的一部分成為現實。18歲的中國股市離“理想國”有多遠?希望不要越來越遠,像永遠那麼遠。中國股市和中國社會要想離“理想國”近些,權力就要離市場遠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