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西安看中國經濟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1 09:05:56  


 
  這種充滿樂觀的消費行為,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全球衰退沒給中國造成多大損害。當地官員預計,2009年西安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3.5%,遠快於中央政府設定的8%的全國目標。

  更重要的是,這座人口800萬城市的經濟繁榮,有望使中國能順利完成其下一個經濟轉型——中國過於依賴出口和投資促進增長,它有必要重新平衡經濟,讓國內消費在增長方面貢獻更多。這種轉變不僅對中國有好處,而且有助於穩定全球經濟。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引領這種轉變的,是像西安這樣的省會城市。在中國內陸地區,沒有許多大批量生產廉價玩具或服裝供應海外市場的工廠,而正是這種生產活動支撐了中國的經濟奇跡,使得上海和深圳變得富裕。對外貿易僅占西安GDP的18%,相比之下,在上海這個比例高達160%。西安的發展模式,是基於本地消費者的新興購買力及面向國內消費群的中國公司的擴張。

  在中國近代歷史的大部分時期,這種東西部發展模式差異屬於不利條件。該國遼闊的西部大部分屬於農耕地區,與國際經濟相隔絕,發展和富裕程度遠落後於東部沿海地區。9年前,北京著手縮小這種發展差距,對整個西部進行公路、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這有助於刺激經濟增長。地理位置也成為有利條件。西安由於與全球市場聯繫不大,因而經濟危機的影響微乎其微,其他的西部城市如成都和重慶也出現類似情形。

  不過,樂觀的最大理由在於像盧波(音譯)這樣的西安居民。今年32歲的盧是一家航空公司貨運部的銷售人員。他說,公司受到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去年收入減少了1/3,但這並未阻止他花錢。他對未來充滿信心,最近還上商場新買了一台冰箱。“從我的工作、生活來看,我想一切會越來越好。”盧說。或許對整個世界經濟來說也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