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業侵染了鬥蟋蟀的傳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9 07:27:54  


上海的特色——鬥蟋蟀。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日載文《在上海,秋興不再僅僅與蟋蟀有關》,摘要如下:

  正如美國的棒球賽季一樣,中國的傳統鬥蟋蟀賽季越來越長。很多人擔心,這種消遣方式正受到金錢文化的威脅。

  徐莫曉(音)試圖挑戰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他決心要延長秋天鬥蟋蟀比賽的時間。他認為,全年進行鬥蟋蟀比賽對於蟋蟀愛好者以及靠這項比賽掙錢的人來說是件好事。

  長久以來,鬥蟋蟀都是遵循自然規律進行的。在夏未的時候,人們會從田裡捉出這種黑褐色昆蟲,作為廉價的供消遣的玩意兒出售。看客們聚到一起,觀看兩只蟋蟀像角鬥士那樣搏鬥,直到一只認輸敗走為止。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年秋天,寵物市場都會有大批的蟋蟀愛好者前來。他們圍著從鄉下來的賣主砍價,打開小罐子的蓋子,仔細地檢查蟋蟀的腿和鉗子。有時候剛一成交,買主們就忙不迭地到外面鬥起蟋蟀來了。

  到了寒冷的冬天,按照例人們就把蟋蟀罐收起來。“秋興是從古代就有的傳統了,”杭州傳統鬥蟋蟀比賽的組織都李金華(音)說,“就3個月,秋天的3個月是玩蟋蟀的最好季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