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還不必擔憂通貨膨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3 09:46:14  


 
  外需是判斷中國產能過剩和通貨膨脹的一個很好的風向標,如果外需依然不振,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在一般消費品領域就很出現通貨膨脹。11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僅下降0.3%,遠小於今年初以來的兩位數的降幅,但同比下降幅度縮小主要還是受到基期因素的影響,正是在去年11月份,中國出口開始大幅下滑。今年1-11月出口總值仍同比下滑了18.8%左右。

  根據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的分析,2009年因出口萎縮直接減少的需求就高達5000萬美元,相當於減少三、四萬億人民幣的總需求,再加上出口“乘數效應”,僅外部衝擊造成的產能過剩就足以對衝上半年國內增加的貨幣供應量。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在一般消費品領域並不存在通貨膨脹,只有供不應求的大宗商品和資本市場才存在價格暴漲的壓力,而且供不應求的背後往往有短期炒作的因素,資金隨著不同的炒作概念在四處流竄。

  比如,最近許多地區大蒜價格比年初漲了10倍,辣椒價格半個月漲了50%,大蒜和辣椒價格的瘋漲就意味著投機者通過大蒜和辣椒能“防治甲流”這個概念進行炒作,製造了供不應求的噱頭,從而吸引資金快速流入並推高價格,這也帶動了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炒作熱情。據中金公司的報告,11月份上期所成交額同比增長266.3%,大商所成交額同比增長96.3%,鄭商所成交額同比增長41.8%,豆油、豆粕和白糖成交額都大漲。

  目前來看,中國股市既有大小非解禁的壓力又有新股發行提速的壓力,供求相對平衡,這也是最近中國股市一直震蕩盤整的原因之一。但房地產市場已經處在危險的邊緣,儘管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將釋放出大量需求,但有效供給不足,大量土地和房屋被囤積起來,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假象,因此也成為最容易吸引資金、形成泡沫的領域。

  目前房地產商的情緒十分樂觀。11月份的月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已經下滑到了24%左右,此前數月一直在30%以上,但房地產開發投資依然在強勁增長。而且,11月份的新開工面積也一躍升到1.6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0%左右。但房地產商的樂觀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悲觀,房地產領域一枝獨秀地吸附了大量資金,不僅擠壓了其他行業的生存空間,也不利於化解產能過剩和擴大內需。

  從1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來看,今年前11個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了9.21萬億,M2同比增長高達29.74%,並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樣回落,M1同比增長甚至高達34.63%,M1和M2如此高速的增長只有在1992-1994年中國經歷通貨膨脹時才出現過。但根據上面的分析,目前中國並不處在當時的短缺經濟下,而是過剩經濟,因此貨幣供應量並不會率先傳導到供大於求的一般消費品,而是集中到了以房地產市場為首的資本市場。這意味著中國政府既不能杞人憂天,認為CPI轉正是通貨膨脹即將來臨的征兆,從而實施一刀切的從緊貨幣政策,也不能因為釋放出的大量貨幣並沒有引起通貨膨脹而沾沾自喜,而必須要對房地產市場實施精確打擊,扼制有效供給不足和投機性需求過旺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