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新口號的舊瓶新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3 06:02:05  


 
  這一調整,來源於兩大背景,一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發展戰略,提出了重大警告,也就是經濟全球化在持續,國際經濟波動加大,中國已不能走長期以來過分依賴外需的發展之路。中共領導層更認為,不擴內需,就意味著中國喪失經濟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經濟發展風險加大。二是中國的資源環境不足,已難以承載規模越來越大的外貿出口,也已嚴重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不作重大調整不行。

  至於“調結構”,在政策重點的順序上,排在“擴內需”之後,而在其他要求之前,道理簡單。在目前的經濟和社會狀況下,要想擴展內需,就必須全面調整結構,包括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甚至還波及到消費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方面。“調結構”的意義很多、任務很重,但主要著眼點在於解決長期的國民經濟比率和結構的失調,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全面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的格局,以及低層次、技術低下和分散的產業行業布局。解決了這些結構性問題,才能將依靠外需改變為以內需為主,才能有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

  “促改革”被推到較重要的位置,稍有些出人意料,是因社會上上下下對改革失去熱情,中共黨內黨外對改革沒有信心。本屆政府以來,多項改革不是在實施中失敗,就是因金融危機襲來擱淺。而再提改革,要求會更高,代價會更大。但中共領導層也體認到,只有靠改革來解決發展中的難題,特別是重大戰略性調整,也只有靠改革,來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和推動結構調整。

  未來改革主要改些什麼,按會議定調,一類是涉及政府與市場關係改革,如行政審批制度、投資體制、財稅體制、壟斷行業體制的改革;一類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如資源價格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等。相關的改革,將在稍後的各專項工作會議上提出和部署。

  最後是“惠民生”。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沒有民不聊生,但有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拉大的傳統問題,還面臨著失業加重、弱勢群體擴大等嚴重問題。由於經濟矛盾擴大化、社會矛盾尖銳化,中共領導層把保穩定作為頭等大事,“惠民生”的提出就是希望舒緩矛盾,求得穩定發展。 

  中共領導層希望明年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重點安排在於擴大就業,幫扶弱勢群體,做好社會保障、低收入保障和退休保障安排等等。

  這次的新經濟口號,單一看沒一條是新的,但其內涵多已改變,全部排列到一起,就形成新的政策組合,實施起來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現在要看的是如何在具體的政策安排和調控實施中,發揮所謂舊瓶新酒的效應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