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析百度擊敗谷歌原因:善於模仿、更本土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3 09:50:13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新浪科技報道,美國媒體今日撰文稱,缺乏創新的百度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壓倒谷歌,是因為他們更善於模仿,更加本土化。但對互聯網公司來說,缺乏創新就意味著衰亡。百度究竟有沒有關於未來的計劃,一些分析師和用戶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以下為文章全文:

  一家並未處在創新前沿的互聯網公司能否生存?谷歌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百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相對於不斷推出創新性產品,百度更善於將現有技術更好地用於中國市場。他們不僅能夠生存,而且還成為了中國網絡搜索市場的領頭羊。但中國市場以及海外市場的互聯網競爭日益加劇,百度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百度已經表示,他們正努力擺脫“只善於中國市場”的標簽,洗刷關於百度模仿谷歌、維基百科以及雅虎的惡名。百度CEO李彥宏在2009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上提出了“框計算”的全新技術概念。按照他的解釋,框計算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一站式服務,是一種最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需求交互模式,用戶只要在框中輸入服務需求,系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並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應用或內容資源提供商處理,最終返回給用戶相匹配的結果。不過,這一技術概念並不清晰,還被中國媒體指責為非原創理念。

  這令市場不禁懷疑,百度是否真的擁有關於未來的計劃?過去這個問題一直被百度的迅猛增長勢頭所掩蓋。以下就是一些分析師以及百度用戶的說法:

  市場策略公司Wolf Group Asia CEO大衛・伍爾夫(David Wolf):“通常來說,百度的成功是同時建立在概念和現實上的。簡而言之就是,百度比其他人更了解中國市場。但如果你不能不斷推出新的創新產品,那麼未來你就很難繼續領先。”

  伍爾夫說:“你必須繼續創新。實際上,這種創新是技術方面還是包裝或體驗方面並不是那麼重要。我不認為百度的產品很完美,但我覺得他們的產品比谷歌略微中國化,而且推出速度更快。百度迄今的成功一直取決於此。我覺得,谷歌更應該在中國占據首位,因為他們一直在技術方面擁有更強勁實力,而且始終保持著創新,百度甚至都不重視對這一領域的投資。”

  裡昂證券亞洲分析師埃裡諾・梁(Elinor Leung)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百度實際上是在廣泛嘗試,看哪項產品能成功就迅速跟進。”

  BDA公司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微軟和雅虎正是因為缺乏創新才在搜索領域讓位於谷歌,而且他們在其他領域也遭遇了谷歌的強勁挑戰。他說:“百度迄今通過模仿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長期來看,只有創新才能繼續生存。百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滿。”

  30歲的羅門浩(音譯)是北京的一名百度用戶。他表示:“百度擁有一項非常對用戶友善的功能,叫做‘百度知道’。如果你想查詢一些日常知識,百度知道都能給你解答。但如果你想從事更多研究,谷歌則擁有更為龐大的數據庫,占據著無可爭議的領先優勢。但在使用谷歌是,你必須有一雙慧眼,能夠辨別搜索結果中的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如果沒有谷歌,但市場出現了其他搜索引擎,我也肯定會去嘗試。如果他們不好用,我可能還會繼續使用百度。與此同時,如果谷歌真的離開中國市場,這個結果會很難讓人接受。在英語信息方面,我們非常依賴於谷歌。 Gmail和Google Talk也是非常用戶友善的產品,我每天都在使用它們。”

  35歲的王微(音)是北京的一名百度用戶。她表示,自己用百度搜索中文內容,用谷歌搜索英語內容。王微說:“百度更加可靠,而且符合我對搜索引擎的要求。或許我只是太習慣用百度了,因此我很依賴百度。而談到谷歌,他們無疑擁有很多非常新潮的高科技內容,但我覺得百度對我來說夠用了。谷歌始終是個令人仰視的品牌,而且比百度更為先進。但百度是個本地品牌,他們對中國用戶擁有更多的天生魅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