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會議前夕,兩國政府都談到過,在綠色技術領域展開合作對它們來說是何等重要。哥本哈根會議遺留下來的一些負面情緒,可能會妨礙這些計劃的落實。
兩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正在增多,雖然大部分涉及的是小問題。此外,圍繞中國貨幣升值水平的長期爭論正在升溫。溫家寶去年12月底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那種以各種壓力來迫使我們升值,我們絕對不會答應。我曾經這樣對外國朋友講,我說你們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採取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
或許,兩國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應對伊朗不間斷的核計劃。儘管美國一直努力爭取對一攬子更嚴厲制裁措施的支持,但中國堅持認為協商才是正確的途徑。雖然中國目前在伊朗擁有大量能源投資,但最終仍有可能支持制裁,尤其是如果它發現自己在主導伊朗談判的大國中處在了孤立地位。不過,伊朗問題可能會成為中美兩國政府之間一個分歧的源頭。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查爾斯•弗裡曼(Charles Freeman)表示:“經歷了去年12月在哥本哈根就氣候變化問題展開的激烈交鋒,遏制朝鮮核野心的無功而返,以及當前在伊朗問題上的外交僵局,觀察人士最好將有關兩國集團(G2)的提議擱置一旁,也不要再想美中兩國目前能就任何一個全球大戰略達成共識。”
在中國人看來,美國不斷要求他們做出讓步和承諾,卻沒有考慮他們的輕重緩急。對於奧巴馬政府批准向台灣出售導彈防禦系統的決定,北京方面十分憤怒,而奧巴馬的助手們已表示,奧巴馬未來幾個月將會見達賴喇嘛(Dalai Lama)——此舉也將激怒北京方面。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中美關係專家王棟表示:“中國試圖保護其核心利益,而對台出售武器就屬於這個範疇。”
最重要的是,中國也不願扮演美國希望其接受的領導角色。中國自視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有數千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足4000美元。中國的外交政策往往是其國內議程的延伸,努力為快速增長的延續創造條件。“中國將實行選擇性外交,特別是在那些對我們的國家利益重要的問題上,”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國際關係專家時殷弘表示。“這意味著一些合作,也意味著更多獨立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