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女網之喜與足球之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1 11:00:00  


 
  據說聯合國曾有報告稱: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這個國家的職業籃球就有了快速發展的可能;當人均GDP在這個國家某些發達地區達到人均四五千美元以上時,該地區的網球、高爾夫等全球主流運動,就會有快速發展。

  在網球之前,姚明已代表著中國體育有能力進入到職業籃球這類世界主流體育比賽中;現在中國能為世界網球持續輸送高水平選手,更說明中國整體國力已達到了一定高度。但是據此解釋中國體育,還是不能回答關於中國足球的問題。

  事實上,從2004年李婷和孫甜甜獲得奧運會金牌開始,鄭潔和晏紫2006年在澳網奪得雙打冠軍、鄭潔在2008年進入溫網四強,到現在李娜、鄭潔雙進澳網單打四強,中國網球進步的上升周期,的確是體育精神的真實體現。

  有人曾細心分析並發現,中國的乒乓球、舉重、跳水等運動雖然成功但全是個人項目,而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運動卻始終難以抬頭——換言之,這其中可能有某種隱含著社會機制的問題,集體項目所需要的合作精神是否難以達成?

  李娜和鄭潔很早就被認定將成為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但直到她們離開國家體育系統開始“單飛”、自我管理職業生涯,才開始將潛力化為現實。這真是又一次一語成讖!

  中國足壇該往何處去,恐怕不是一個單純的體育問題。1月27日,中國選手李娜在比賽中回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