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克強幽默回應中國GDP超日本的背後深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1 11:00:45  


 
  對這樣一樁本該大肆彰顯的“成就性新聞”,中國大陸官方刻意幽默或回避,固然與“超日”說法尚不能完全驗證相關,畢竟日本官方要到2月才會公布2009年經濟數據,還有匯率變動等不確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並不在乎“超日”或“世界第二”排名,更在乎GDP的質量、人均指標、民生指數、經濟構成和效率。

  近年來,不管外界怎麼高調評介“中國速度”、“中國成就”,大陸領導高層總保持清醒、低調,眼睛總盯著“基本國情”,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發展之路漫漫。即使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即將舉辦上海世博,胡溫團隊也無陶醉形色。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即使今天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也只是“象徵意義大於現實意義”。經濟總量超越了,但其他經濟指標尤其是社會福利、人文教育的“軟指標”還“差得不少”,日本人均GDP已達4萬美元,中國大陸還不足4000美元,即使最發達的大都市上海、北京人均GDP也才越過1萬美金。“中國GDP超過日本”,超過的只是總量,缺乏質量,底氣不足,不值得歡呼雀躍。

  中國大陸避談經濟總量“超日”,冷淡“世界第二經濟體”,也是不給國際炒家機會,嚴防“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狼煙再起,在中國崛起中時刻保持客觀冷靜、理智警惕的心態。由於中國在世界經濟復甦中的特殊作用,西方輿論各懷動機“獻媚”,熱捧“G2”,要求中國承擔“與美國一樣的義務”。中國總理溫家寶斷然回擊“有人說,世界將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這是毫無根據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不談“超日”,拒絕“G2”,也是奉行和平崛起戰略的恰當體現。

  成就面前看不足,贊譽之下冷思考,這恐怕是當下中國領導層理性應對世界“熱捧”中國的新策略。這實際上正反映了中國政府執政理念的更新、全球視野的確立和務實作風的提升。中國政府正力圖淡化GDP崇拜,更加關注民生改善、產業結構升級、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防止出現一味“超英趕美”式的浮誇風。中國成功抗擊金融危機的事實再次證明“中國道路”的科學性,“超日趕美”也只是時間問題,關鍵是“把中國自己的事做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搞自我膨脹,穩步實現富國強民的既定目標,這比GDP是否排名世界第一、第二更為緊要,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