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陸“有控有保”應對全球經濟變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2 09:36:27  


 
  當去年底外界關注各國政府會否逐步退市時,中國領導人就多次強調維持偏向寬鬆的財政政策,保障救市措施不會半途而廢。中國大陸最近接連推出措施,控制樓市升勢和收緊資金供應,顯示北京對經濟形勢有了新的評估,同時快速調整了對應方針。大陸加快調控,最明顯是接連對樓市推出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嚴限購買第二套房;同時,中國央行先是在市場吸資,繼而宣布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這些措施的落實時間,比外界估計快得多。由於出招突然,觸發原先上升的港股掉頭向下,其中特別是內銀股調整至為明顯。 

  為甚麼北京會加快遏止資金過剩的勢頭呢?以目前大陸物價的上升速度,通脹未見明顯,民生沒有重大問題,所以調控加快與通脹或民生關係不應太大。比較可信的原因,應是見到經濟增速太快,同時外國資金有可能持續流入,容易造成資產價格膨脹,產生金融風險,故此希望在過熱情況未惡化前,及早作出預防。 

  復甦勢頭好,令中國成為熱錢流入的焦點,不少外資大證券行都看好今年大陸和港股市場,其中有人看好全年表現,有人則認為是先升後跌。無論是那一種看法,都認為至少上半年,大陸和香港資產價格趨升機會很大,熱錢極有可能因此受吸引流入,但在資金充斥下,令人對大陸形成資產泡沫的憂慮不斷加深,曾經因為憑沽空帳目有問題的巨企安龍(Enron)賺大錢的查諾斯(James Chanos),就斷言中國大陸樓市泡沫比杜拜大一千倍,認為有沽空賺大錢的機會。 

  投機家的言論和觀點,經常愛走極端,尤其中國近年的發展,早令不少西方分析家“跌眼鏡”。不過,中國經濟升溫加快,資產膨脹速度有增無已,加上年頭銀行新批貸款勢頭甚猛,假如任由大量資金繼續流動,無疑是火上加油,情況可以很快失控。從金融管理的角度,與其在危急時下重藥,冒產生嚴重副作用的代價,不如及早調整策略,可以估計,如果熱錢繼續流入炒作資產價格,北京收緊的力度會再加大。 

  大陸加強控制資金過剩,與力保增長並不矛盾。現時北京的重點是加大力度控制資產價格膨脹,特別是房地產的漲幅,同時希望推動產業升級和刺激消費市場。在這個“有控有保”的策略下,與資金流動有關的環節如銀行、房產,短期會受到較大的抑壓;但環保、內需環節,仍然會獲得扶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