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完勝韓國 中國足球尚待救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2 09:37:50  


 
  中國足球怎麼了?是技不如人嗎?是身體素質不行嗎?是教練不行嗎?確實,這些方面也存在問題。迷失了方向的中國足球,四處求師,學過巴西、意大利、法國、南斯拉夫,等等,結果學成“四不像”,唯獨不見了自己。請外國教練,從施拉普納、霍頓到米盧、哈恩,其中不乏大牌人物,到頭來還是不見多少起色。球迷在質問,為何同屬東亞的日、韓能搞上去,而唯獨中國不行?

  是金錢和經濟問題嗎?足球運動員成為中國體育界首先富起來的一群,但是,腰包鼓起的足球運動員,反而如同綁上了金子的鷹,越飛越低。是體制和職業化問題嗎?效法國際的經驗,中國足球早在1994年就開始體壇率先實施職業化,從甲A聯賽變成中超聯賽。但是,中國足球卻在職業化下加速下滑,加速淪落。這種“國足現象”實在值得深思。

  正如市場經濟的大方向沒有錯一樣,職業化的方向沒有錯,問題是如何進行。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了市場經濟較計劃經濟有更強的生命力。但是,市場經濟會產生“市場失敗”,壟斷、尋租等行為,會使得價格扭曲,交易成本放大。因此,公平交易是市場經濟成功運作的前提,健全和透明的法制是公平交易的保障。以市場化為核心的職業化也應該在明確的規則和有力的監控下展開,否則,體壇就變成了江湖,甚至變成黑社會,潛規則代替規範。因此,不客氣地說,中國足球的職業化已經變質。尤其嚴重的是,在足壇,變質是從根上開始,自上而下展開。在這樣的“江湖”裡,要求球員講究職業道德,提高競技水平,無異是緣木求魚。因此,中國足球之患,不僅源於無能,更源於無序,源於腐敗。

  “國足現象”,提供了體育職業化失敗的一個案例,也是市場化失敗的一個案例。我們擔心的是,“國足現象”不是孤立的,如果不加控制,今天的足壇,就會成為明天的籃球、乒壇。同樣,造成“國足現象”的土壤,在其它領域或多或少的存在。比方說,假如中國股市也讓這種現象蔓延,那危害就更大了。

  所以,今天中國足球“克韓”,固然可喜。但這只是一場戰鬥的勝利,不是戰役,更非戰爭的勝利。中國足球應以此役為契機,走上一條刮骨療毒、改過自新之路。而如果將一場勝利作為遮羞布,延緩改革的進程,則中國足球的劫難,中國球迷的痛苦還將延續。但願這一天,不僅成為中國足球的“克韓日”,還成為中國足球的“救贖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